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黄山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地表所经历的内外力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它使得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重力作用和化学作用,它使得地表趋于平坦.
岩浆岩的形成:地幔中的岩浆上升或喷出、冷凝形成侵入岩(花岗岩)或喷出岩(玄武岩).喷出岩的气孔构造明显(岩浆喷出后冷凝的速度快,气体溢出后形成的).
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侵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侵蚀作用包括岩石和矿物经由媒介如水、冰、风及重力等引起其移动与瓦解.
黄山以花岗岩为主体,应该是属于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到上部形成的侵入岩.经过地壳向上运动,出露地表.在地表形成后,在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下形成现在的景观.所以黄山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地表所经历的内外力过程依次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解答: 解:A、黄山以花岗岩为主体,应该是属于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到上部形成的侵入岩.景观形成的过程应该有岩浆活动,故不符合题意;
B、黄山以花岗岩为主体,应该是属于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到上部形成的侵入岩.经过地壳向上运动,出露地表.在地表形成后,在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下形成现在的景观.所以黄山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地表所经历的内外力过程依次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故正确;
C、景观图先是岩浆活动形成侵入岩,故不符合题意;
D、景观图先是岩浆活动形成侵入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熟悉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以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结合图中的信息解题,此题难度一般.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为北大西洋五次飓风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中四个城市此时最可能为阴雨天气的是(  )
A、甲、乙B、乙、丙
C、丙、丁D、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该地区地质历史上内力作用的先后顺序为(  )
①水平挤压运动    
②水平扩张运动
③岩浆活动        
④变质作用.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①③④②D、②④③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④地降水存在着季节差异,其原因是(  )
A、一月受盛行西风控制,七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C、终年盛行西风控制,一月盛行西风强于七月
D、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表示河流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和物质  的起动速度、沉积速度曲线的依次是(  )
A、④⑤①③②
B、⑤①④③②
C、⑤①④②③
D、①⑤④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1988年,“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等级分布差异最大的发展轴是(  )
A、京广线沿线
B、陇海线沿线
C、京九线沿线
D、焦枝线沿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在如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搬运B、堆积C、侵蚀D、风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如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9~20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