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各题。
该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时间为
A.① B.② C.③ D. ④
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 新加坡
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工 B.工和Ⅱ C.Ⅱ D.Ⅲ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过去的一年,地球似乎得了重症感冒,喷嚏不止,火山接二连三地喷发。图为2010年3月~2011年3月世界主要火山喷发地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火山喷发双位于
A太平洋东岸B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C欧洲西部 D地中海沿岸
图中
A.甲地火山喷发致使欧洲多国机场被迫关闭
B.乙地火山喷发对其西北部地区的危害部地区
C.丙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丁地东侧海沟的形成与板块张裂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随着全球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开发生物燃料已成为部分发达国家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读“汽车争抢玉米”(利用玉米制造乙醇)的漫画,完成下题
我国没有仿效发达国家大量利用玉米制造乙醇,其原因有
①人口多,对粮食需求量大 ②畜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玉米作为饲料
③技术水平较低,产品成本高 ④能源人均占有量大,不需要利用玉米生产能源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当前,根据我国国情,增加粮食产量以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是
A.大面积开垦荒地,建立新的商品粮基地
B.在现有耕地中,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C.开垦草原,种植粮食作物
D.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现有粮田单位面积产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表示我国某工业公司向异国发展的过程。a、b、c三国均为发达国家。第Ⅰ阶段,该公司将国内生产的产品销往a、b、c三国;第Ⅱ阶段,该公司分别在a、b、c三国投资设厂,以避开贸易壁垒。据此回答各题。
影响该种工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 B.原料 C.市场 D.动力
根据生产布局的这种变化推测,该公司在第一阶段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
A.品牌优势 B.成本优势 C.管理优势 D.技术优势
该公司为我国和a、b、c三国所设计的产品具有差异,这是因为它们
①消费文化的地理差异 ②生产能力的地理差异
③管理水平的地理差异 ④市场需求的地理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一旦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该公司还会继续保持在a、b、c三国的生产布局,因为它仍然有利于①利用廉价劳动力 ②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③迅速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 ④降低原材料消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两岛国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 图中M、N两地降水资料(单位:毫米)。
(1)简述甲图所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根据上面图表信息,分析M、N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并简述M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原因。
(3)甲图所示国家传统工业分布特点及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经纬网图,完成各题。
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同,其中实际面积最小的是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不等长的是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1975~2001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统计
灾害类型 | 非洲 | 美洲 | 亚洲 | 欧洲 | 大洋洲 | 各类型统计 |
气象类灾害 | 11.9 | 19.0 | 27.1 | 10.0 | 4.3 | 72.3 |
地质类灾害 | 0.9 | 3.7 | 7.8 | 2.7 | 0.9 | 16.0 |
生物类灾害 | 6.7 | 1.2 | 3.1 | 0.5 | 0.2 | 11.7 |
各大洲统计 | 19.5 | 23.9 | 38.0 | 13.2 | 15.4 | 100 |
注:表中数据为各大洲各类灾害发生次数占全球总次数的比重。
(1)亚洲发生次数在各大洲中居首位的灾害类型是什么?世界上发生频次最高的灾害类型是什么?
(2)非洲和大洋洲的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的比重在各大洲中的比重较小,试分析原因。
(3)非洲的生物灾害发生的次数所占比重较大,试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