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黄土高原由于人口增长而引起的人地矛盾尖锐的恶性循环,分析并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上图所反映的人地关系问题,将下列合适的选项填入相应代码后的横线上(每个选项限填一次)。
①人口增长 ②水土流失 ③粮食短缺 ④人均耕地减少 ⑤需要更多劳动力
⑥植被破坏 ⑦燃料需求增加 ⑧开垦荒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F. _________,G. .________,H.________。
(2)治理黄土高原必须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因此,坚持________的人口国策相当重要。
(3)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必须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其主要措施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等。在山坡上________,在沟壑中修建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回答下面试题。
如果此图表示北半球某特大城市上空的热力环流,则
A.a是城区,b是郊区
B.为保护城市环境,可在③地建防护林带
C.若a位于b的正西方,则ab间实际风向为西南风
D.这种大气环流,能有效防止城市的大气污染
若此图代表行星风系中的中纬度地区的环流,则
A.一般来说,a处为多雨地带,b是少雨带
B.b处气压低于c处
C.③气流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偏转成西北风,南半球偏转成两南风
D.a气压带与③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A.a为海洋,b为陆地
B.环节③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作用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若此图表示的是太平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近于等长,则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大型渔场面沿岸有沙漠分布
C.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某地由于热力作用而形成的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值分布雷达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关于P、Q、M、N四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热力环流方向是:M→P→N→Q
B.N、Q表示高空
C.P点近地面受热,M点近地面冷却
D.P、N表示近地面
14.当P点所代表的气压中心长期控制我国时,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上多暴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B.华北平原上的农民正在收割小麦
C.我国北方地区多风沙、扬沙天气
D.黄河流域进入主汛期,沿岸居民正在积极防洪抗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省高三9月月考地理题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地由于热力作用而形成的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值分布雷达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P、Q、M、N四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热力环流方向是:M→P→N→Q
B.N、Q表示高空
C.P点近地面受热,M点近地面冷却
D.P、N表示近地面
2.当P点所代表的气压中心长期控制我国时,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上多暴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B.华北平原上的农民正在收割小麦
C.我国北方地区多风沙、扬沙天气
D.黄河流域进入主汛期,沿岸居民正在积极防洪抗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厦门双十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选择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回答1~4题。
1.如果此图表示北半球某特大城市上空的热力环流,则
A.a是城区,b是郊区
B.为保护城市环境,可在③地建防护林带
C.若a位于b的正西方,则ab间实际风向为西南风
D.这种大气环流,能有效防止城市的大气污染
2.若此图代表行星风系中的中纬度地区的环流,则
A.一般来说,a处为多雨地带,b是少雨带
B.b处气压低于c处
C.③气流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偏转成西北风,南半球偏转成两南风
D.a气压带与③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3.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A.a为海洋,b为陆地
B.环节③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作用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4.若此图表示的是太平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近于等长,则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大型渔场面沿岸有沙漠分布
C.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