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二 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三 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说出A图的中东部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描述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
(2)读材料二,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
(3)读B图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新课标高三配套月考(一)地理试卷(B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该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回答题目。
【小题1】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
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 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
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 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云南景洪第四中学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下图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二 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高温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三 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读材料二,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10分)
(2)读B图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河北省高三一模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二 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温高雨少,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三 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说出A图的中东部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描述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6分)
(2)读材料二,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8分)
(3)读B图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北京东城区示范校高三综合练习(二)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59分)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二 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温高雨少,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三 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说出A图的中东部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描述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6分)
(2)读材料二,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8分)
(3)读B图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