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甘蔗是我国主要糖料作物之一。最适宜甘蔗生产的水热条件为年降水量1500~2000mm之间,生长期内≥10℃积温6500℃以上。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广东、广西自然地理条件和甘蔗主产区分布略图。

材料二:下表为1990~2010年广东、广西甘蔗生产状况统计表。

材料三:近年来,珠三角地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部分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将带动周边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1)指出1990~2010年广东、广西甘蔗生产状况的变化特征。

(2)简述广西甘蔗主产区分布的变化特征。

(3)干旱是影响广东雷州市甘蔗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析该限制性因素的成因。

(4)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分析广西发展清洁能源的优势方向。

(5)说明广东向广西的产业转移对广西社会经济的影响。

【答案】(1)种植面积:广东减少,广西增加;产量:广东先减后略增,广西持续增加。

(2)主产区分布变化特征:由北海市向西部沿海平原地区扩展;由南宁——贵港向上游河谷地区扩展;由南部地区向北部地区扩展。

(3)气温高且风力大,蒸发强;受南面海南岛中部山地阻挡,降水较少。

(4)开发水电。红水河流域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发展燃料乙醇。制糖业发达,产生大量的制糖废料(生物质能)。

(5)加快了广西的工业化进程(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向其他省区迁出的人口减少(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解析】

本大题以广西、广东两省区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甘蔗生产变化特征、甘蔗主产区分布变化特征、干旱的成因、能源开发区位、产业转移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19902010年广东、广西甘蔗生产状况的变化特征应从种植面积和产量等方面结合题中材料信息进行归纳。从种植面积来看,材料二信息表明,广东由29.06×104hm2降至15.49×104hm2,广东种植面积明显减少,广西由31.99×104hm2升至106.93×104hm2,广西种植面积增加;从产量上来看,材料二信息表明,广东由2165.5×104t变为1253.2×104t1300.1×104t,广东甘蔗产量先大幅缩减后,产量略有增加,趋向稳定,广西由1501.8×104t变为2937.9×104t7119.6×104t,广西甘蔗产量持续增加。

2)广西甘蔗主产区分布的变化特征应从材料一中广东、广西甘蔗主产区分布略图中归纳描述。图中显示,甘蔗主产区由北海市向西部沿海平原地区略有扩展;由南宁—贵港向上游河谷向西部地区扩展;由南宁—贵港从南部地区向北部柳州地区一带扩展。整体上广西甘蔗主产区分布面积增大。

3)干旱是影响广东雷州市甘蔗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当地干旱的成因应蒸发和降水两方面进行分析。雷州半岛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当地三面临海,风力较大,蒸发强;受西边中南半岛纵向山脉影响和南面海南岛中部山地阻挡,受半岛西侧的山地丘陵的阻挡,雷州市降水较少,因此经常出现干旱灾害。

4)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广西发展清洁能源的优势方向应从水能、生物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广西境内的西江干支流流经云贵高原与两广丘陵地势阶梯过渡地带,落差大,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水量,水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开发水电,水电开发不排除二氧化碳,属于低碳清洁能源。图文信息表明,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大,产量大,在此基础上当地制糖业发达,可以利用甘蔗、制品及废料发展燃料乙醇,充分利用生物质能。

5)广东向广西的产业转移对广西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从工业化、城市化、就业等方面时行说明。大量产业由广东转移至广西,加快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当地工业化进程,工业企业增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导致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导致当地城镇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促进了当地城市化进程;大量产业移入,经济发展增速,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海区洋流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___(顺或逆)时针方向运动;图示①②③④中,属于寒流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受西风作用形成的洋流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A处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_渔场。

(3)若B处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会起到加快______,扩大_______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中国东北黑土地是发育于冲积—洪积物、砂质风积物等成土母质,有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壤,这类土壤颗粒较细、性状好、肥力高,是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

中国的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行政区域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但自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区逐渐由林草自然生态系统演变为人工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的高强度利用,加之土壤侵蚀,东北黑土区由“生态功能区”逐渐变成了“生态脆弱区”,严重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图是东北黑土地开垦后有机质变化图。

(1)推断黑土颗粒较细、均匀一致的原因。

(2)下列黑土保护措施中,请选择一例说明其提高土壤肥力的原理。

①大豆—玉米轮作;②秸秆免耕覆盖还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降水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动频繁

B.受寒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2下列关于乙、丙两地共同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大陆东岸B.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C.农产品商品率高D.冬夏风向有明显转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2015年冬至时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冬至时,纽约(西五区)唐人街上时钟指向

A.21日23时48分B.22日7时48分

C.22日20时48分D.23日1时48分

2该日到元旦

A.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变慢B.北半球日出时间逐渐提前

C.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小D.海口昼夜长短差值在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资源跨区城调配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2题。

1】关于图中序号 代表的资源及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自流引水,能源消耗少

B.①②③中,沿线的气候变化最大

C.主要牵涉工程问题,不会出现生态问题

D.沿途水质的保护也是调配能否成功的关键

2】关于图中②③资源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资源的调配促进东部地区发展有色金属的冶炼工业

B.②资源调配加重了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

C.③工程调配的资源其形成与地形、气候关系密切

D.③工程调配的资源主要是蔬菜、花卉和木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

A. 人口数量增多B. 气候变化

C. 森林被破坏D. 围湖造田

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综合性B. 区域性C. 整体性D. 差异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流域的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美国对田纳西河的开发与治理就是一个较成功的范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平均降水约1 300毫米)由于长期耕作,缺乏治理,水土流失严重,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为了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对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

材料二 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和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规划图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该流域为美国著名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布局该类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全面实施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规划后,将带来哪些综合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面左图为华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5米。该水库水源主要来自附近石化企业经处理后排放的污水。2017年该石化企业积极改造和修复当地环境,建造湿地公园,现已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右图为市民游览公园时拍摄的照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中(  )

A.水库修建的首要任务是发电B.水坝坝体最高的是二副坝

C.水库的流域面积枯水期时变小D.甲处的地形部位为山脊

2下列关于陆地水体补给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

B.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流量大

C.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流量最大

D.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