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东北松嫩平原相比,图示地区①~⑤五大商品粮基地的共同优势自然条件是( )
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
C.耕地广阔 D.市场广阔
2.图中a~e五大钢铁工业基地中,区位特点不同于其它且布局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a-市场指向 B.b-原料指向
C.c-燃料指向 D.d-技术指向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人口的合理容量呈正相关的有( )
①地区开放程度 ②资源数量 ③科技发展水平 ④文化消费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 科技发展水平 B. 人口的文化水平
C. 资源状况 D. 人口生活消费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2.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铁路网分布图。回答以下文题。
1.图中a地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为( )
A.公路 B.铁路
C.航空 D.水路
2.在图中阴影地区建设时需要修剪的桥梁比较多,其主要目的是( )
A.保护铁路沿线的动植物 B.保护铁路沿线的耕地资源
C.减轻地形、地质的不利影响 D.为铁路两侧居民提供通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黑龙江省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甲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甲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乙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表格示意M 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12分)
(1)据图描述M地的地形特征。(2分)
(2)根据材料分析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和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4分)
(3)若M区域及其周围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N湖泊产生哪些不利影响?(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黑龙江省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①铁路说法正确的是( )
A.铁路沿线地区工业欠发达
B.是第一亚欧大陆桥的一部分
C.图中所示路段沿线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D.铁路两侧农田以水稻种植为主
2.图中②河段( )
A.含沙量逐渐增加 B.有凌迅现象
C.是明显的“地上河” D.航运价值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南极洲等高线图(左图)和南极洲4个气象站气温曲线图(右图),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四个气象站气温的正确叙述是( )
A.最低气温均出现在7月 B.各站之间的气温差异夏季最大
C.气温季节变化最小的是法拉第站 D.南极气温年较差为22 ℃
2.东方站各月气温都比南极点低,主要原因是东方站( )
A.纬度比南极点高 B.海拔比南极点高
C.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D.终年盛行西北风
3.法拉第站在哈利湾站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北半球A、B两地一年中某段时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a月为(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2.若Y值为81.5°(X<Y),则A地纬度可能为( )
A.8.5°N B.15°N
C.30°N D.3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黑龙江大庆高三一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某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混合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乳畜业
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区是( )
A.美国 B.澳大利亚 C.东南亚 D.西欧
3.提高该地农业生产商品率的主要途径是( )
A.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B.扩大耕地面积
C.加快机械化发展 D.控制人口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