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5年前开始,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题
【小题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①采掘工业
②高耗能工业
③农产品加工工业
④高技术工业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小题2】近年来,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该地区环境问题加剧
B.该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C.该模式体现了扩大再生产过程
D.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小题1】A
【小题2】B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由材料知,榆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开发初期,最适合发展采掘工业和高耗能工业。
【小题2】由发展模式图知,煤炭有发电、焦化、化工等多种模式,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延长了产业链, 同时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弃物和废气被回收利用,对废水进行处理,既减少了污染,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题干基本信息,并能结合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等综合分析即可,注意结合选项内容比较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天气中与反气旋无关的是(  )

A.长江中下游的伏旱B.台风
C.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D.冬季的寒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农业的投入要素按自然和人文两类归纳,同属一类的是

A.化肥、技术、机械、农药、劳动 B.降水、化肥、机械、劳动、土地
C.光照、降水、土地、灌溉、化肥 D.种子、降水、劳动、土地、资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10年5月,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首次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最窄处约26.42公里,最宽处约195.41公里,将“线”还原成“带”(下图)。据此完成题

将中国南北分界由“线”还原成“带”,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RS)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D.计算机网络技术(CN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回答题:
【小题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

A.净化空气 B.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 D.防风固沙
【小题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小题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据表中数据回答题: 

【小题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小题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中,种植粮食作物相同而耕作方式不同的是()

A.①与②B.①与③
C.③与④D.②与④
【小题2】关于图中地区农业生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地附近农业生产的主要地域类型是乳畜业
B.图中③地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
C.图中②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
D.图中③地区属于美国的棉花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题。

【小题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
【小题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