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布隆迪全国平均海拔 1600 米,有“千丘之国”之称,经济落后,粮食不能自给。2017年1月,中国农民承包的位于该国布班扎省的水稻示范田喜获丰收,最高亩产达 924千克。下图示意布隆迪及周边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布隆迪与我国南方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共同优势是

A.雨热同期B.种植经验丰富C.洪涝灾害较少D.商品率高

2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布隆迪的水稻品质更好,最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B.土壤肥沃C.昼夜温差大D.水资源丰富

3布隆迪大面积推广水稻种植,面临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A.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B.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

C.农村劳动力短缺D.地处热带,终年高温,病虫害多发

【答案】

1A

2C

3B

【解析】

1布隆迪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我国南方属于季风气候,均有雨热同期的特点,A选项正确;布隆迪种植水稻时间短,经验不丰富,B选项错误;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和年际变化大,所以旱涝灾害较多;而布隆迪不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旱涝灾害较少,C信息错误;水稻种植业商品率低,D选项错误。故选:A

2我国南方地区纬度低,热量也比较充足,A选项错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为冲击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BD选项错误;布隆迪全国平均海拔 1600 米,大气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C选项正确。故选:C

3布隆迪全国平均海拔1600米,有“山国”之称,水稻田要分布在地势较平坦的地区,故布隆迪大面积推广水稻种植,面临的主要不利因素是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B选项正确;该地区推广高水平水稻种植技术,对农村劳动力需求较少,C选项错误;地质灾害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选项错误;热量充足是优势,D选项错误。 故选:B

本题组考查水稻种植业。意在考查学生通过材料获取关键信息、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布局在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下,商品率较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两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  )

A. 酸雨 土地荒漠化

B. 湿地减少 土地盐碱化

C.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D. 酸雨 森林面积减少

2关于甲、乙两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河流主汛期出现在12月-次年4月,乙区域河流主汛期出现在夏季

B. 两区域都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都是所在国家重要的棉花产区

C. 与乙区域河流相比,甲区域河流水量大、汛期长、结冰期短

D. 甲区域水能资源丰富,但石油和煤炭资源缺乏,乙区域反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东北三省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纬度较高,气候严寒,不利于玉米、水稻等喜温作物生长

B. 气候寒冷,冻土深厚,不利于农作物春播

C. 光热条件优越,大部分地区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D. 冬季厚厚的积雪,到第二年春季融化,保证了春播农作物对水分的需要

2下列属于甲地优势农产品的有()

①水稻 ②小麦 ③大豆 ④棉花

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

3乙地的农业生产主要发展()

A. 水田种植业B. 旱地耕作业C. 山地畜牧业D. 草原畜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各题。

1a、b、c、d四箭头表示风向,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甲地比乙地(  )

A. 气压高 B. 风力大 C. 气温高 D. 湿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6 年 1 月,江苏省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建设在江苏省两会得到热议。委员们建议江北新区应加快形成以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读江北新区位置图,回答下列各题。

1江北新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A. 邻近南京主城区,联系十分便利B. 空间大,土地价格较低

C. 位于主导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D. 邻近安徽省,扩大南京辐射范围

2江北新区建成后可以

A. 降低南京市城区的房价B. 缓解南京市区的人口压力

C. 作为南京的高级住宅区D. 方便南京各区之间的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下图示意某大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空间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城市高档写字楼密度最大的区域为

A.I 区B.II 区C.Ⅲ区D.IV 区

2与其他三区相比,IV 区

A.商业网点多B.地价最高

C.热岛效应弱D.交通便利

3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A.建设民俗博物馆B.划定耕地保护区

C.增加种植业投入D.扩大卫星城规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同人口规模关系示意图,箭头表示增 大(或提高),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表示环境人口容量B.P′表示环境承载力

C.P和P′都表示人口合理容量D.生产力水平L1 低于L2

2图示反映了( )

A.生活质量随人口增加而提高

B.生活质量随人口增加而下降

C.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能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D.生活质量只与人口规模相关,与生产力水平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农牧分界线“司马迁线”和今天的农牧分界线“胡焕庸线”均不同程度地穿过了山西省。前者是一条阶段性的分界线,它只是最易于开发的农业区与尚待开发的农业区之间的界线。而“胡焕庸线”是自元代以来与自然条件相符合的、更稳定的一条农牧业分界线,显示了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格局,直至今天,这一格局仍未改变。

材料二 “走胡线”体验者借由这两条规律线的位移来理解山西诸多人文现象的自然本质。体验者从晋北的长城遗迹开始,沿黄河东岸南下,直至晋南中条山脉和沁河河谷,然后沿汾河向北折返,回到晋中的田野里。下图为“走胡线”山西段徒步主干线示意图。

(1)分析汾河谷地古文明遗址密布的原因。

(2)分析农牧分界线从“司马迁线”转移到“胡焕庸线”的原因,并推断农牧分界线变化区内生态环境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