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与图中省(区)甲、乙、丙、丁简称相对应的一项
A.陕、豫、黔、川B.皖、辽、贵、蜀
C.皖、豫、湘、滇D.赣、辽、湘、云
C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我国行政区划,省区轮廓知识,可以根据一些省区的形似某种常见事物去记忆省区名称及简称。如乙形似元宝,丁形似孔雀,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想象记忆。确定了乙、丁,就可以判断C对。A、B、D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流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河流的南北两岸支流相比较,北岸支流(    )
A.流经地区坡度较大B.含沙量大
C.流程短,数量多D.结冰期短
小题2: 下列地理界线可能与图中虚线接近的是(    )
①一月0℃等温线   ②8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
④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草原的分界线     ⑤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
A.①②⑤B.①②④C.③④⑤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西藏墨脱,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印度毗邻,被誉为“世界最后秘境”。墨脱四季如春,境内风景如画,瀑布众多。墨脱是我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通往墨脱的主要古道有四条:一由米林县派区翻多雄拉至墨脱;二由波密县大兴越金珠拉至墨脱;三由波密县翻索瓦拉至墨脱;四沿帕隆藏布、雅鲁藏布至墨脱。前三条古道都要翻越4000多米的高山隘口,冰冻封雪,每年只能通行两三个月。而沿江一线,虽不翻雪山,但要通过大峡谷,道路更加险要。2010年12月15日10时,耗时24个月的扎墨公路嘎隆拉隧道爆破成功,标志着墨脱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全部贯通。
材料二 

材料三 扎木和墨脱气候资料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墨脱为什么成为“世界最后的秘境”?(3分)
(2)墨脱以瀑布众多著称,请分析该地瀑布众多的原因?(3分)
(3)比较墨脱与扎木气温的差异,并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4分)
(4)试分析扎墨公路通车后对墨脱的有利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地中②地森林生长最旺盛,其原因最可能是
A.因地势较低,热量远优于其他三地
B.因处于山脊,地势高,光照条件最好
C.因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水源充足
D.因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其他地区丰富
小题2:③地森林比①地长势较好的原因可能是
A.③日照较强,太阳辐射收入多于①地
B.③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比①地好
C.③地气温较①地高,且日变化大
D.③地降水较多,水源比①地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根据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地点
经纬度
一月平均气温(℃)
七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102°E、25°N
7.7
19.8
1000

113°E、31°N
4
29
1200
小题1:甲、乙两地所在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四川盆地B.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青藏高原D.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题2: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类型不同B.气候类型不同
C.海陆位置不同D.纬度位置不同
小题3:甲所在省
A.是我国重要的油菜产区B.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C.有京广铁路纵贯南北D.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某企业家计划投资建设一个大型茶叶种植园,你认为他考虑的地区中,较适宜的
A.①③⑥B.①②③ C.②④⑤D.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30分)读“海南岛雨季降水量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海南岛降水量的最大地区差异(E)为___  __<(E)  <___  __毫米。(4分)
(2)海南岛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区。其盐场应分布在岛屿的__________ (东、西南、西北)部沿海地区,列举这个地区晒盐的有利自然条件。 (8分)
(3)我国将在该岛东北部的文昌市建第四座卫星发射场,现已完成征地和前期准备工作,分析该地建卫星发射场的有利条件。(12分)
(4)评价该岛屿建成农业生产基地的气候条件。(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0年5月,兰州大学教授首次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最窄处约26.42公里,最宽处约195.41公里,将“线”还原成“带”。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将中国南北分界由“线”还原成“带”,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小题2:中国南北分界带西端,最接近我国的
A.种植业与畜牧业的交错带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C.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D.外流河区域与内流河区域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8分)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上海市由制造业中心向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发展,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流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下表是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的变化趋势
 
苏州河沿岸土地利用类型比例(%)
苏州河水质污染综合指数(指数高污染严重)
年份
工业用地
居住用地
城市绿地
道路用地
其它用地
1989
44
22
2
12
20
7.2
2000
32
29
4
13
22
4.8
2006
18
34
8
16
24
4.4
(1)图中甲、乙两地,年平均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形成图中丙岛的外力作用方式是________作用。(4分)
(2)图中化学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4分)
(3)苏州河水质不断变好,其原因主要是工业用地面积____、城市绿地面积________。(4分)
(4)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是如何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的?(8分)
(5)简述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对当地发展的影响。(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