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加试题)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左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右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

材料二:古代的“草原森林丝路”起始于森林茂密的黄河中游,起点一般认为是长安(今西安),它还随朝代更替政治中心转移而变化。隋唐年代(589年~896年)“草原森林丝路”空前繁荣,唐中叶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1)说出武汉和开封发生旱灾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原因。

(2)为改善图示长江河段的水质,从提高河流自净能力角度简述可以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

(3)说明唐中叶以后黄河流域“草原森林丝路”衰落的原因。

(4)中部地区是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转入地。简述产业转移对河南省城市化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此时:

A. 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B. 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 我国各地昼夜平分

D. 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世界重要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左图所示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该农业按产品用途分属于 农业。该区域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最主要区位优势是

(气候条件) 、 (社会经济条件)。

(2)右图中bc区域主要农作物分别是,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该类型在我国 地区最典型。

(3)右图中东北部五大湖周围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4)简述亚洲水稻生产商品率低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中国城市竞争蓝皮书发布,在宜居指数、生态指数、和谐指数竞争力方面,北京落选前十。下表反映了近10年来北京市人口及其构成的变化。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表(注:男女性别比是指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量)

常住人口总数(万人)

其中外来人口(万人)

男女性别比

外来人口男女性别比

60岁及以上人口(万人)

平均每个家庭人口数

2005年

1356.9

256.3

108.9

150.8

170.1

2.91

2015年

1961.2

704.5

106.8

118.9

246

2.45

1.以上数据表明,10年来北京( )

A. 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B. 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C. 外来人口女性比例增加 D. 人口流动规模趋于减缓

2.北京市的环境人口容量正接近极限,其环境人口容量首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 B. 科学技术水平

C. 居民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D. 地区开放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度山东省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凤堰梯田位于陕西省南部。乾隆年间,湖南长沙移民见此地气候温润,森林茂密,与江南相似,于是游说当地农户共同开垦,并逐渐完善梯田灌溉系统一凤堰梯田主要位于山前冲 积扇,在修筑初期,常发生前一天灌满水,第二天就出现干涸的情形,其后先民采用措施加以解决。该梯田现为我国北方省份面积最大的古水稻梯田,已成为旅游胜地。下图示意凤堰梯田位置及景观。

(1)说明凤堰梯田水源条件较好的原因_______。

(2)推测梯田修筑初期易干涸的主要原因及先民采取的主要措施______。

(3)分析梯田对当地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_______。

(4)请分析说明旅游业发展对凤堰梯田的不利影响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浙江省选考(学考)十校联盟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6年12月,某市率先在全国开启“智慧治水”模式,推出一款河道水质APP,初步解决“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问题,达到造全民治水、人人参与的目的,并在全市安装57个监控点位,实现河道实时监控的可视化。完成下列各题

1.河道水质App的推出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

A. 考虑后代人的需要 B. 提倡公众参与

C. 追求舒适优美环境 D. 转变发展模式

2.通过实时监控可以找到河道污染物的排污企业,并对该企业作出相应处理。寻找排污企业的过程运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A. GIS和VR B. GPS和RS

C. RS和GIS D. GPS和V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浙江省选考(学考)十校联盟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海洋蓝洞形成于第四纪冰期时的陆上溶洞,后因海平面上升被海水淹没而形成。完成下列各题

1.海洋蓝洞形成时期生物发展的主要事件是

A. 哺乳动物时代 B. 人类时代 C. 裸子植物时代 D. 孢子植物时代

2.材料中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

A. 人类活动 B. 臭氧层被破坏

C. 地壳下沉 D. 全球气候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赤峰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中亚地区的正确叙述是(    )

A. 中亚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B. 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C. 乌兹别克斯坦,银矿丰富,有“白金之国”之称 D. 中亚地区除了西临里海外,其他三面距海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度江苏省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学情调查(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①地广人稀②气候宜人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④经济相对发达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

A. 人口密度低 B. 开发了新资源

C. 交通条件改善 D. 市场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