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沿岸的兰州、宁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灌溉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下图是古代灌溉使用的一种自动提水工具,提水后再通过水道流入农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流向东北 B.流向西南 C.流向西北 D.流向东南
2.当黄河的宁夏河段出现凌汛时
A.水车提水量加大 B.水车停止工作
C.河水含沙量增大 D.风力带动水车转动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甲示意福建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乙示意福建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2)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的防御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国邮政曾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三类民居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类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
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③—终年高温多雨
D.②—湿热的气候
2.我国各地民居不同,说明在不同的区域间存在着
A.显著的差异性 B.明显的连续性
C.基本的相似性 D.相同的特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高二上学期学科联赛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A.从西南流向东北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 D.从南流向北
2.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有利条件是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3.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A.山上植茶树,山下种稻棉
B.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C.山上建设水源林,山下种麦棉
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河北省百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图中人口普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口前人口增长属于“高低低”模式 B.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接近发达国家 D.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匀
2.下列口前我国采取缓解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正确的是
A.严格限制劳务输出 B.大量吸收国外移民
C.东部人口大量向西迁移 D.适当放开二胎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在野外考察中,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 。③处的地形属 山地。
(2)在野外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
(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C.汾河谷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4)在 处(填数码)打井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 。
(5)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填数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④段板块界线中,与其它三段板块界线类型不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地震频发,图中与此相关的板块是: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线(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度(坡
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 )
A.丁 B.丙
C.乙 D.甲
2.图示区域( )
A.适宜发展果林业 B.河流从东北流向西南
C.P地坡度最陡 D.Q地位于背风坡,土壤水分条件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二12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都市位于北半球温带气候区,下图是该都市在某年最热月及最冷月的逐日最高温及最低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气候条件下,最适合发展
A.乳肉畜牧业
B.水稻种植业
C.游牧业
D.谷物种植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