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该表为2005~2010年我国某地人口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资料显示该地人口迁移特征是


  1. A.
    迁入人口年龄构成与当地相似
  2. B.
    迁移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
  3. C.
    迁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4. D.
    迁出人口以中老年为主

2.表格反映的人口变化对区域的影响是


  1. A.
    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 B.
    扩大了环境人口容量
  3. C.
    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4. D.
    加速了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
1. C
2. D
1.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图表判读。该区域人口迁移差额较大的年龄段为15-44岁年龄段。该年龄段人口主要为青壮年劳动力,迁移的因素可能为经济因素。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图示资料反映的人口迁移状况为吸引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促进了迁入地的经济发展,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05年国家邮政局发行西气东输纪念邮票,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项目。结合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上市公司

流通股本(万)

2001年每?股受益(元)

行业属性

宝钢股份

187 700

0.20

钢铁

中国石化

280 000

0.162

石化

禾嘉股份

7 650

0.084

农业

华菱管线

450 000

0.268 2

钢铁

新兴筹管

21 970

0.616

钢铁

石油龙昌

7 581

0.041

石化

太原重工

14 400

0.055

机械

申能股份

41 099

0.64

电力

(1)上表为受益于西气东输工程的部分上市公司简况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因该工程而每股受益较高的上市公司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然气的使用对上海等地区的意义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下表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下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

 

1978年

2005年

第一产业比重(%)

20.0

12.8

第二产业比重(%)

64.3

49.6

第三产业比重(%)

15.7

37.6

(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怎样的?

(3)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工业,B表示______工业。

(4)试分析该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回答(12分):

⑴ 同一颗恒星、地面一点P、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E1 到下一次“三点共线” E2 ,地球自转了_______度,时间间隔为 ______________,图中用 _______字母表表示,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2005年2月18日20时,张英将一天文望远镜固定并对准牛郎星进行观测,第二天,他再次观测的时间应为______________。若他还在20时观察,该颗恒星在天顶的   (东或西) 侧约        的角度。

⑵地球从E1公转到E3,地球自转了_______度______分,时间间隔为______小时。

⑶恒星日与太阳日时间不等的主要原因是:                                   

⑷若其他条件不变,地球公转方向相反,则(    )(双选)

A.恒星日的时间不变                     B.太阳日的时间不变

C.恒星日的时间缩短                     D.太阳日的时间缩短

⑸关于太阳日叙述错误的是(    )

A.某地相邻两次日中天的时间间隔     B.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         

C.昼夜交替周期                     D.地球自转的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该表为我国南方山区某县1961—2005年有关情况统计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1961年

2005年

耕地面积(km²)

400

521

森林面积(%)

36.79

20.46

气温年较差(℃)

24.1

27.6

年降水量(mm)

1369

1087

雨季地表径流量(亿m³)

7.1

8.2

水土流失面积(km²)

61

108

粮食总产量(万吨)

9.6

11.9

人口(万人)

41.5

60.1

1.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

A.人均耕地面积         B.人均森林面积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D.人均粮食产量

2.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A.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减少

B.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

C.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

D.森林减少→耕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广东省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该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表”。据此回答问题。

年份

1955

1965

1975

1985

1995

2000

2005

荒漠化面积(万公顷)

67

69

71

89

197.26

257.8

262.2

1.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②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③过度放牧,草场破坏 ④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①南方低山丘陵区均实行退耕还林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垦     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