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中国南海夏季海水透明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我国近海海水透明度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2)例举A国山区常发的一种自然灾害及其灾害链,并分析其多发的原因?
【答案】(1)特点:由沿岸向外海,海水透明度逐渐提高。
原因:沿岸地区向大海大量排放生产、生活污水,河流向大海输送泥沙。
(2)以下任选一项:
台风—暴雨—泥石流/滑坡。接近台风源地(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台风影响大;台风暴雨在山地易诱发泥石流/滑坡。
地震—泥石流/滑坡。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层活跃;山地,降水丰富。
台风—暴雨—洪涝(山洪)。接近台风源地(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台风影响大;台风暴雨在山地形成洪峰的速度快。
【解析】试题分析:
(1)在沿岸地区,经济水平高,人口众多,每天向大海大量排放生产、生活污水,入海河流每天向大海输送泥沙。离海岸越近,受来自陆地的污水、泥沙影响越大,所以由沿岸向外海,海水透明度逐渐提高。
(2)例1,读图,图中A国应是菲律宾。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接近台风源地,受台风影响大。台风带来的暴雨在山地易诱发泥石流/滑坡等灾害。所以形成灾害链台风—暴雨—泥石流/滑坡。
例2,该国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层活跃。山地地形阻挡,,降水丰富。所以多地震—泥石流/滑坡灾害,形成灾害链。
例3,该国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接近台风源地,台风影响大。台风带来的暴雨在山地形成洪峰的速度快。所以易发生台风—暴雨—洪涝(山洪)等灾害,形成灾害链。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 , 死亡率下降最快的是(填字母)
(2)图中处于过渡人口增长模式阶段的是(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3)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 计算方法是。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阶段(填字母)。
(5)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向图中代表的(填字母)模式转化。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工作的而取得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若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交角变小,以下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 热带范围变小 B. 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C. 温带范围变小 D. 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大陆与相邻海洋的等温线分布图,图中粗线为海陆分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包含的大面积海洋和表示的月份应是
A. 太平洋 1月 B. 北冰洋 6月
C. 太平洋 7月 D. 大西洋 12月
【2】甲处等温线明显向南凸出,原因是
A. 受冷空气南下的影响 B. 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
C. 受千岛寒流的影响 D. 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 )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2)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陡坡上的岩体、土体、块石或碎屑层,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的快速下移,在坡脚或开阔的山麓地带形成倒土堆。而在悬崖坡上的岩石,因风化而发生崩落,裂接下来的物质沿山坡流动,最后在山脚下稳定的地方堆积下来,形成上尖下圆的锥形体,称倒石锥。
【1】倒石堆和倒石锥两者相比较( )
A. 都有一定分选,高处石块小,低处石块大
B. 倒石堆由崩塌形成,快速堆积,无分选
C. 倒石堆从堆顶到堆底,石块从小变大
D. 倒石锥和倒石堆物质结构松散、杂乱、多孔隙
【2】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侵蚀物,沉积物,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能够表示倒石锥形成的地质作用及其相关地理事物的是( )
A. ② ,甲 B. ④, 丙 C. ⑥ , 丁 D. ⑧ , 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高纬度海区向低纬度海区递减
B.自南北纬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
C.受沿岸地形、气候、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D.南半球比北半球同纬度海区水温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