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完成3~4题。
【1】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如今物流快递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车辆跟踪 B.合理分配车辆
C.降低能耗 D.提高运营成本
【2】国家气象局每天为媒体提供的卫星云图的制作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春夏,由于持续的大雨和暴雨,我国不少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内涝现象。武汉等城市相继出现城市看海的尴尬景观。针对这种现象,国务院再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通过增加城市“海绵体”,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地区中最需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下列造成城市“一雨即涝”的人为原因是
①城市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
②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
③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地貌
④城市建设大面积增加了湿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活动属于建设城市“海绵体”的是
①发展城市立体交通网
②铺设透水路面
③建设与改善城市地下排水管网
④建设地下雨水收集与储存系统
⑤增加城市绿地和湿地面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管理温室大棚生产、开展网络销售。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
A.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B.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C.农业布局日趋集中
D.市场定位更加精准
(2)“互联网+农业”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 )
A.地形
B.劳动力
C.科技
D.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报告称,北京时间2006年12月13日10时40分,太阳又发生一个X3.4级大耀斑。此次耀斑爆发从12月5日延续至19日,多次出现特大磁暴。根据太阳活动的周期性规律可知,目前正处于太阳活动极小年,却发生如此强烈的太阳活动,值得认真研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耀斑形成于( )
A.太阳内部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2)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①地球极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移动电话会失灵
④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面积由70亩扩张至307亩。据此,回答11~13题。
【1】该企业负责人说“在北京呆了十多年,成本越来越高”,此成本主要指( )
A.劳动力和交通 B.劳动力和地租
C.动力和原料 D.动力和交通
【2】企业总部留在北京主要因为( )
A.方便获取市场信息
B.距离远,搬迁费用高
C.在京发展政策优惠
D.在京市场尚未饱和
【3】该类企业外迁对北京的影响有( )
A.提高人口容量
B.解决“大城市病”
C.均衡教育资源
D.分散城市职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989年3月13日,耀斑大量爆发产生的“磁暴”使加拿大魁北克的电网受到严重冲击,致使魁北克供电中断了9个小时,数百万居民生活受到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耀斑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
A.内部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2)关于此次耀斑爆发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磁暴的“元凶”是耀斑爆发产生的大量电磁波
B.耀斑爆发使达到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C.耀斑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
D.导致魁北克供电中断的耀斑爆发发生于3月13日之前几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太阳辐射及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能量的主要来源,其能量主要集中于波长较长的红外区。
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关
C.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D.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
(2)下列能反映太阳辐射作用的是( )
①石油、煤炭等矿物能源的形成 ②河流水流动 ③核能发电 ④地热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有1200余种,对农作物的危害巨大。
材料二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外来生物入侵日益加剧,造成原有生物群落的衰退,破坏生物多样性,导致农、林、牧、渔业损失严重,威胁全球的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人类生命安全。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目前有400多种外来物种“全面”入侵我国,我国已成为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十余年来,新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至少有20余种,平均每年新增约两种。
(1)我国农作物病虫害中,对小麦、水稻、棉花危害最大的分别是什么?
(2)分析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灾情的区域分布特点及外来生物入侵的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