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下图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 )
A.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B.风速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C.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D.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
2.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强 B.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
C.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缺少 D.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湖南省株洲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与煤、天然气和核能发电等传统电能制造技术相比,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不烧任何燃料,不需用水,只是应用了一些简单的科学原理,使太阳光的热能被利用来制造强大的上升气流,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它将是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生产方式。读“太阳能热气流式发电系统(太阳能塔)”原理示意图(如左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顶盖透明的太阳能集热棚所利用的原理为
A.温室效应 B.热岛效应 C.绿岛效应 D.狭管效应
2.下列地区最适宜应用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是
A.北美五大湖地区 B.澳大利亚中部地区
C.菲律宾群岛地区 D.亚马孙平原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广西南宁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的召开,杭州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下图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
指出杭州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及G20杭州峰会的召开对杭州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福建省柘荣县第一中学、宁德市高级中学高三上联考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罗讷河是欧洲的一条重要河流,发源于瑞士伯尔尼山的罗讷冰川,先由东向西流经日内瓦湖后进入法国境内。从源头至日内瓦湖,罗讷河为冰川、峡谷河段,两岸巍峨峭壁,河水奔流直下,将泥浆水倾入清澈的日内瓦湖。罗讷河是“吐纳”日内瓦湖水的主要河段。
在瑞士日内瓦的附近,罗讷河与阿尔沃河在此交汇。从日内瓦湖流出的罗讷河水在左侧清澈见底,而从欧洲第一高峰勃朗峰流出的阿尔沃河水在右侧却湍急浑浊,两河交汇处形成非常明显的界线,成为“泾渭分明”的奇特景观(图a)。图b示意罗讷河部分流域。
(1)判断图中罗讷河、阿尔沃河交汇处形成“泾渭分明”的奇特景观最可能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罗讷河对日内瓦湖的影响。
(3)根据罗讷河流域特征,说明其在瑞士境内的主要开发方向及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福建省柘荣县第一中学、宁德市高级中学高三上联考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7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统练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亚洲西部部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死海所在的地质构造是 。当地光照强,湿度小导致 (填水循环环节)强。
(2)①地冬季降水 (多/少),其形成原因是该季节受 控制。该地的自然带类型是 。
(3)甲山脉是亚洲和 洲分界线。
(4)古巴比伦依托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两河下游大致流向
是 , 分析两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统练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部分城市近年来年均人口增量变化情况图(万人),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城市中
A.东部城市人口数量先增后减 B.西部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C.中部城市人口数量先减后增 D.东部城市人口增速减慢
2.引起图中城市人口增量变化的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增加 B.产业升级和转移
C.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D.城市环境质量变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白露(9月7日前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大,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容易凝结形成露水。读“中国白露至 秋分期间平均气温日较差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白露至秋分期间,关于图中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地的温度最高 B. 乙地温差在14℃以下
C. 甲地与丙地最大差值可达8℃ D. 丁地温差低于8℃
2.在此期间,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白露”现象最典型的地区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关于我国白露至秋分期间平均气温日较差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A. 温差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 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大
C. 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大 D. 海拔高地区日较差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省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A.南北 B.东西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
2.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
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
C.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
D.流量甲河较乙河大
3.甲河流域处于( )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