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日当地区时14日0:02在新西兰南岛(南纬42.53度,东经173.05度)发生8.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回答下列各题。
1.新西兰发生地震的原因是
A.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B.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C.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D.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2.发生地震时,北京时间为
A. 14日4: 02 B. 14日20: 02 C. 13日4: 02 D. 13日20: 02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评估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12月21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废除了独生子女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结合左图和右图,回答下列各问题。
1.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
A. 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B. 人口老龄化加剧
C. 劳动力严重不足 D. 环境压力加大
2.图2中,能够反映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
A. ①点 B. ②点 C. ③点 D. ④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抚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精细农业”即“精准农业”,它不同于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作物生长、土壤肥力、水肥供应状况和环境、气候等影响因素的时空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进行农田作业和优化管理。下图为精准农业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
1.“精准农业”和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分别反映的主要农业投入要素是( )A. 科技、土地 B. 化肥、有机肥 C. 机械、劳动力 D. 科技、劳动力
2.制约我国“精准农业”推广使用的因素最主要是( )A. 自然条件复杂 B. 农业生产规模小 C. 劳动力素质低 D. 投资回报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两类国家劳动力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中所占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1.I、Ⅱ两类国家中
A. I类国家在亚洲没有分布 B. I类国家在南美洲没有分布
C. Ⅱ类国家在欧洲没有分布 D. Ⅱ类国家在大洋洲没有分布
2.I、Ⅱ两类国家的产业结构中
A. I类国家工业劳动力总量远多于Ⅱ类国家
B. I类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导地位
C. Ⅱ类国家农业劳动力总量远多于I类国家
D. Ⅱ类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年,以陈日胜为首的农业科研团队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历经27年艰苦培育的水稻新品种——“海稻86”试验推广成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海稻86”及其试验推广成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内陆咸水湖周边可能成为海稻的种植区域 ②可增加我国的耕地面积,保障粮食安全
③恶劣的生长条件使其抗病能力比普通水稻强④海稻可直接用海水浇灌,故沿海地区均可种植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在“海稻86”推广种植过程中,可用来在全国范围内考察、监测和分析海稻适宜种植区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和GIS B. GPS和GIS C. RS和GPS D. 数字中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武威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看下图按要求填空:
⑴请将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称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① ② ③ ④
⑵请将图中所代表的大洋的名称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武威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不考虑海陆、地形、冰雪等因素,有人从极点附近(包括极点)某地出发,依次向正北走5千米,正东走35千米,正南走5千米,正好回到原地。从极点上空看,向东走可能:( )
①顺时针走了一个完整的圆 ②逆时针走了一个<180°的圆弧
③顺时针走了一个<360°的圆弧 ④顺时针走了一个>360°的圆弧
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甘肃省武威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A. 乌拉尔河 B. 巴拿马运河 C. 苏伊士运河 D. 基尔运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益阳市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二战后,世界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各国( )
A.开发时间长短不同 B.自然条件差异 C.人口分布不平衡 D.生产发展不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