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读图冋答下列各题。
【1】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 男女比例不平衡
B. 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 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21J
D. 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2】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人口老龄化 B. 婚姻家庭 C. 政治因素 D. 经济因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段线路从长安出发到武威、张掖汇合,再沿河西走廊到西域。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新丝绸赋予了更深的含义。甘肃高台县在3万亩沙漠绿洲上引进种植黑番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标准化生产黑番茄基地。其果实品质和种子质量明显优于传统产地美国和德国,番茄素含量是普通番茄的7倍,含有大量维生素。当地建成全球第二条黑色酱汁加工线,产品远销国内外。主要是以资源为依托的甘肃,目前已由资源大省演变成了资源短缺的省份。如果不从长远考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势必制约其经济发展。
材料二 下图为甘肃省等高线图。
(1)分析古丝绸之路东线选择河西走廊的原因。
(2)说明高台县出产的黑番茄酱汁质量好的区位条件。
(3)简述甘肃省走出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表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五地海拔及地理位置
【1】甲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图中表示乙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区域对洗层大气运动理想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a、c两点的近地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点近地面可能接近刚果河河口
B. a点近地面可能接近亚马孙河河口
C. c点近地面肯定是海洋
D. a点附近海域受巴西暖流影响
【2】关于a、b两点近地面空气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近地面空气高温湿润 B. a点近地面空气低温干燥
C. b点近地面空气低温干燥 D. b点近地面空气低温湿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A. 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 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 绿化别墅区、工业区 D. 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2】该城市
A. 老城区地租最高 B. 中心向西南方向样动
C. 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晌 D. 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塔斯马尼亚岛拥有世界上最洁净的空气,也是国际公认的果蝇非疫区,是世界著名的樱桃产地。樱桃喜温喜光,怕涝怕旱,适合于年平均气温10-13摄氏度以上生长。樱桃产区从北方的泰马谷地一直延伸到南方第一大城霍巴特附近,成熟收获季节大致是每年的12月底到次年1月,出口的樱桃主要通过空运,生产作业完全仰赖人工,从贮存、配送、展售,都要温控冷藏。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美国等地,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我国樱桃栽培始于19世纪70年代,主要产区有山东、安徽等地,销售市场前景良好。
(1)描述该岛的地形特征。
(2)分析图中樱桃主产区种植樱桃的有利自然条件。
(3)与塔斯马尼亚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樱桃产品的市场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①补充地下水 ②减少土壤侵蚀 ③增加下渗量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④⑤
【2】为降低城市暴雨带来的损失,城市施工建设应采用的措施是
①扩大绿地面积 ②完善蓄水、排水系统③增强预报、预警④改进路面材料透水性⑤提高个人防范意识
A. ①④⑤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