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城市风示意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郊区与市区相比,近地面( )
A.气温高、气压低 B.气温低、气压高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高、气压高
2.据图分析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依次为( )
①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 ②气流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③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④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
A.①一②一③一④ B.①一③一②一④
C.①一④一②一③ D.④一②一①一③
3.下列措施中属于合理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是( )
A.加快重工业的发展 B.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量
C.在郊区大力植树种草 D.提高城市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风带),其风向为 。
(3)A地气候的成因是 ,对应的自然带①是 带。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 和甲的交替控制下形成 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 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辽宁葫芦岛高中第一学期高二考试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和陕西省渭南市,共同构成了晋陕豫三省边缘“黄河金三角区域”。下图为黄河金三角区域略图。
(1)列举该区域利用优势资源可发展的工业部门。
(2)提出将该区域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的具体措施。
(3)简述该区域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四川省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示的节气为_________,太阳直射点为A、B、C、D四地中的_________。
(2)此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_____(近或远)日点附近, B与C比较,自转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_。
(3)此时,A点正值_________(日出或日落),D点地方时为_________点。
(4)图中A、B、C、D四地中,此日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_地,此日后一个月内C地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四川省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面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天气系统是( )
A.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
2.冬季我国受该天气系统控制的地区,将出现( )
A.伏旱天气 B.梅雨天气
C.台风天气 D.寒冷干燥天气
3.下列合理利用水资源措施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
A.发展节水农业 B.开发地下水
C.修建水利工程 D.实施人工增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四川省年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我国国家天文台报道,2014年9月29日至10月5日,在太阳表面观测到12个太阳活动区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的( )
A.光球层和日冕层 B.色球层和光球层
C.日冕层和色球层 D.光球层和色球层
2.下列现象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A.地表水体的蒸发 B.两极地区出现的极光
C.石油资源的形成 D.冬季影响我国的寒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旅游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南极,这个与世隔绝的冰清玉洁之地,有着让人震撼的古老冰川,有着让人欢喜可爱精灵,有着让人惊叹的原生态大陆……南极虽然冰冷,但是这里的旅游业却一片火热,普通人去南极,不再是梦想,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奔赴冰雪世界,寻找最不同寻常的体验,至2015年新春,我国国内已有多家旅行社开通了到南极的旅游路线。
读材料,南极旅游的兴起表明了现代旅游业有何特点?南极旅游在我国的兴起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年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问题。
1.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A. 风力堆积 B. 岩浆入侵 C. 冰川侵蚀 D. 流水堆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