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世界某区域图及图中甲、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丙—乙—甲沿线的自然带的变化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赤道向两极 B. 从沿海向内陆 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2丙地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 地广人稀

C. 气温高,热量充足 D.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答案】

1B

2A

【解析】本题组以区域地理和气温降水图为载体考查地域分异规律和农业生产区位条件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丙位于东北地区,乙位于蒙古高原,甲位于中亚,由丙到甲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2丙地位于东北平原,该地区地势平坦,且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故A项正确;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属于人文条件,B、D项错误;根据气温降水柱状图可知,该地区气温较低,热量条件不足,C项错误。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项目

内容

概念

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自然带更替

自然带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的方向,即南北走向

自然带延伸方向

沿纬线方向,即东西方向

基础因素

以热量为基础

变化趋势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热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项目

内容

概念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依次更替

形成基础

水分变化

根本因素

海陆位置差异,导致从沿海向内陆的干湿状况差异大

景观变化

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沿海→内陆)

自然带更替方向

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即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方向

自然带延伸方向

经线方向,即南北方向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①概念

在高山地区,由于海拔高度不同从而导致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水分组合的分异,进一步产生了植被土壤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山地自然带,这种自然带的分异叫垂直地带性分异。这种分异在低纬度的高山地区最典型,如横断山、乞力马扎罗山等。

②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山地所处的纬度、山地的相对高度和坡向等因素有关

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同一自然带在山地阳坡的分布高度高于阴坡;纬度低的高大山地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泾水多泥沙,含丰富有机质。蒸锅渠是秦朝修建的水利工程,西起泾水谷口,东到洛水,共三百余里,图中经过数条由北向南汇入渭河的河流。渠道以南原先分布着大面积的湖泊沼泽,虽有零星陆地,但土壤盐碱化严重,难以种植。郑国渠建成后形成了大片农田。西汉时开凿额六辅渠(开六条小渠以辅助郑国渠)与郑国渠组成庞大的灌溉系统,将渭河以被的数万项土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良田。下图示意郑国渠和六辅渠的位置和分布。

(1)分析郑国渠修建之前题中阴影区域多湖泊沼泽的原因。

(2)《史记》记载:“泾水一,其泥数斗。且类且溉,长我长黎”。根据图文信息指出郑国渠建成之初的主要作用,并说出判断依据。

(3)分别分析郑国渠和六辅渠在工程设计上的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左图为京津冀地区泥石流灾害风险等级分布示意图。右图为海河流域图。据资料,回答下题。

(1)指出该地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说出为防范泥石流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四条重要的山脉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既是省区分界线,又是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下列关于图中山脉及其两侧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B. ②以东的地区黄土堆积极其深厚

C. ③附近有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D. ④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法国农业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P地相比,Q地种植葡萄的优势区位是(  )

A. 技术条件好 B. 鲜果上市早

C. 市场广阔 D. 海运便利

2M地的农业地域类型(  )

A. 集约化程度高,产品商品率高 B.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低

C. 劳动力投入多,单位产值高 D. 精耕细作,专业化程度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三类,其中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①省会

②地级市

③县和县级市

A. ①>②>③B. ①<②<③

C. ②>③>①D. 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跨国纸业集团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建成了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读下图回答下面下面小题。

1对图中地区的地理特点描述可信的是(  )

A. 位于赤道无风带,多上升气流

B. 是山地岛屿,森林覆盖率高

C. 太阳高度角小,距海洋近,多阴雨天气

D. 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2该集团进行生产基地选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技术发达 B. 低廉劳动力成本 C. 热带雨林气候条件 D. 当地市场需求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从Ⅰ阶段到Ⅲ阶段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径流量减小

B. 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

C. 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D. 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2影响该地阶段Ⅲ到阶段Ⅳ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①政策 ②交通运输 ③劳动力 ④市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井的密度及其分布对牧场的影响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过度樵采 B. 过度开垦 C. 过度放牧 D. 过度砍伐

2曾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现在“裸地遍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为放牧引水掘井,周围草场因过度利用和践踏而出现裸露地面

B. 为扩大耕地而掘井,周围草场最终因为践踏和开垦变成裸露地面

C. 为解决人的生活吃水问题而掘井,周围草场终因人为破坏而变成裸露地面

D. 为解决人们生活能源问题而拔草、砍树,导致环境恶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