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解决缺水问题的“开源”措施是()
①修水库②合理开发及抽取地下水③改进灌溉技术④提高水的利用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八)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劳动力倾向于从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通过地区间观念、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促使地区间的经济差异逐渐缩小,劳动力流动减弱。
2000年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是
A.东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B.西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C.中部地区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D.全国平均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徐霞客游记》写道:“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北,东北尽于道州(湖南道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徐霞客所描述的地貌分布在我国的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两湖之地
【2】形成该种地貌的主要因素是
A.岩浆喷发
B.海浪冲击
C.冰川运动
D.流水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位于我国南极昆仑站(80°S)的五星红旗,常年飘扬的方向是
A. 向东北方向飘 B. 向西南方向飘 C. 向西北方向飘 D. 向东南方向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物流园对周边的相关产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从而形成产业空间集聚。右图示意我国重庆市规划建设的七大物流园区。完成下列问题。
【1】物流园区建成后,微电子企业与化工企业最有可能入住园区的位置分别是
A.①④ B.③⑦ C.⑦⑤ D.②⑥
【2】物流园区建设对该市的积极影响有
①缩短居民上下班距离 ②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③缓解中心区交通压力 ④改善郊区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当地时间2016年11月30日12点35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东三区)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当决议正式通过时,北京时间是
A. 11月30日17时35分 B. 11月30日7时35分
C. 11月29日17时35分 D. 11月29日17时35分
【2】二十四节气的周期是
A. 太阳日(24小时) B.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C.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D.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3】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日,地球在公转示意图(下图)中位于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利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6年5月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安徽8个城市纳入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将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疏解非核心功能,引领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新融入地区将发挥区位优势,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材料二:2016年6~7月,长三角地区连日暴雨导致多地次生灾害发生,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左图为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和A区域河网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A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统计图。
(1)分析A区域河网密布的原因。
(2)指出A区域1991-2010年河网密度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3)比较A和B两地因暴雨引发的次生灾害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4)从产业协作角度,分析长三角城市群扩围对上海和新融入地区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
(2)A、B两地受热的是 ,该地空气垂直运动的原因是 。
(3)用箭头画出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市的是 ,说明判断的依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甲中阴影表示黑夜,此时里约热内卢(22°54′S,43°11′W)区时为8时。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
(2)图示日期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该日武汉日出方向是_______。
(3)此时全球属于新日期的范围是_______,赤道上属于东半球、夜半球的范围是_______
(4)请用斜线表示黑夜范围,把图甲的昼夜分布状况转绘到图乙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