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B.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C.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D.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AC

本题考查资源持续发展的途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的目的。对资源的持续利用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耕地中盐碱地所占比例示意图,完成小题。

小题1:A所在省区盐碱地占耕地比重大,其原因主要是
①耕地面积少,盐碱地面积较大   ②土壤贫瘠,化肥使用量大
③降水量少,盐分随季节变化小   ④人口密度小,开发程度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题2:B地盐碱地占耕地比重较大,主要原因是
A.不合理灌溉B.水资源紧缺
C.地势低平D.冬季风强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图提供的信息开展探究学习。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的L湖被污染。学生经过分析确定,污染物主要来自
A.城镇B.牧区C.林区D.矿区
小题2:学生对图所示牧区分布的影响因素提出四组假设。据图探究,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气候、交通B.土壤、市场
C.水源、技术D.地形、人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阴影区是我国     (填地形区名称),甲山脉是     山。(2分)
(2)顺图中箭头方向,简要回答该区域地势和降水的变化趋势。(4分)
(3)阴影区内过渡性特征十分明显。请从气候、植被、农业三方面说明。(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09年长江三峡工程全线完工。表1为长江流域上、中、下游三个主要城市的气候资料。据表分析,完成:
表  1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3.0
5.0
10.0
16.1
21.3
25.7
28.8
28.3
23.3
17.5
11.1
5.4
降水量
(mm)
34.9
59.1
103.3
140.0
161.9
209.5
156.2
119.4
76.2
62.9
50.5
30.7

气温(℃)
2.0
3.8
8.4
14.8
19.9
24.5
28.0
27.8
22.7
16.9
10.5
4.4
降水量
(mm)
30.9
50.1
72.7
93.7
100.2
167.4
183.6
113.3
95.9
46.1
48.0
29.4

气温(℃)
7.2
8.9
13.5
18.1
21.7
24.2
28.0
28.1
22.9
18.4
13.2
9.0
降水量
(mm)
22.1
20.9
37.7
102.9
158.8
175.0
149.4
137.4
167.9
98.1
54.0
26.6
小题1:三城市依上游至下游排列的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
小题2:长江出三峡进入两湖地区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水流速度减缓;②曲流地形发育;③含沙量增加;④不利冬季航运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小题3:图4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中各点代表每个月的月均温和月降水量。四地中,高温期与多雨期比较一致的是
A.甲B.乙C.丙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综合国力构成要素中能够反映一个国家资源潜力和劳动力数量的有
A.经济力量B.基本实体C.军事力量D.对内对外政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有关“围海造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围海造陆是沿海地区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
B.围海造陆不会影响海岸生态系统
C.围海造陆是近几年开始利用海洋空间的唯一形式
D.荷兰有一半以上的国土是围海造陆得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过度放牧B.过度农垦C.水资源利用不当D.过度樵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目前世界上许多沙漠边缘地区出现严重的荒漠化现象,其自然原因是
A.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B.滥垦滥牧,植被受破坏
C.任意开发矿产、生态环境破坏D.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空气变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