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国华北平原某城示意图(下图左)及该城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下图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保护城区环境角度,该城工业区布局在城区
A.西南郊 B.西北郊 C.东南郊 D.东北郊
2.据图2可以推断,近十年该城
A.城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
B.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郊区生态环境改善
1.A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华北平原为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季东北风夏季东南风,该城工业区应布局在季风的垂直方向的郊外,即东北或西南;图中有一河流自东北流入城区,工业区不宜布局在河流上游的东北,所以从保护城区环境角度考虑,该城工业区应布局在城区西南郊 。故选A。
2.分析右图中城区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耕地、林地、草地都为负值,说明其面积在减少,建设用地为正值,说明面积增加,也就是说近十年城市在发展,规模在扩大,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看郊区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耕地为负值,而林地、草地为正值,说明植被覆盖率提高,所以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错误,郊区生态环境改善正确;图中看不出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工业布局、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是我国华北平原某城示意图及该城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保护城区环境角度,该城工业区布局在城区
A.西南郊???????? B.西北郊???????? C.东南郊?????????? D.东北郊
2.据上图可以推断,近十年该城
A.城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
B.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郊区生态环境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1年秋冬以来,随着灰霾天气频繁来袭,PM2.5逐渐进入公众视线。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被称为大气污染的元凶。下面甲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功能分区图,乙图为该城a监测站2012年2月5日监测的天气和PM2.5日变化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甲图①、②、③、④四个功能区中产生PM2.5颗粒物最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据乙图分析,下列有关PM2.5颗粒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PM2.5的含量与风速大小呈负相关
B.夜晚温度低导致PM2.5的浓度升高
C.当天9时、18时PM2.5浓度较高与上下班高峰期汽车尾气有关
D.该日0时到2时PM2.5浓度较低主要因为降水的清除作用所致
1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城市2月5日PM2.5含量的空间变化规律可能是
A.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B.由西南向东北递增
C.由南向北递减 D.由东向西递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1年秋冬以来,随着灰霾天气频繁来袭,PM2.5逐渐进入公众视线。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被称为大气污染的元凶。下面甲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功能分区图,乙图为该城a监测站2012年2月5日监测的天气和PM2.5日变化图。读图回答22题。
22.据乙图分析,下列有关PM2.5颗粒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的含量与风速大小呈负相关
B.夜晚温度低导致PM2.5的浓度升高
C.当天9时、18时PM2.5浓度较高与上下班高峰期汽车尾气有关
D.该日0时到2时PM2.5浓度较低主要因为降水的清除作用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1年秋冬以来,随着灰霾天气频繁来袭,PM2.5逐渐进入公众视线。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被称为大气污染的元凶。下面甲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功能分区图,乙图为该城a监测站2012年2月5日监测的天气和PM2.5日变化图。读图回答22题。
22.据乙图分析,下列有关PM2.5颗粒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PM2.5的含量与风速大小呈负相关
B.夜晚温度低导致PM2.5的浓度升高
C.当天9时、18时PM2.5浓度较高与上下班高峰期汽车尾气有关
D.该日0时到2时PM2.5浓度较低主要因为降水的清除作用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