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防治】 (10分)
下图示意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海岸线附近村庄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
根据图文资料,推断此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种类,并说明理由。
答案1:海啸灾害。(3分)理由: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易发生地震,引起海啸。(3分)
海啸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4分)
答案2:风暴潮(台风)灾害。(3分)理由:位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台风)活动区,容易引起风暴潮。(3分)风暴潮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海底沉积物)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4分)
(以上两种答案,任答一种即可得分。其中指出灾害种类得3分,理由合理其充分得7分)
【解析】
试题分析:因热带太平洋西岸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易发生地震,引发海啸;图示珊瑚礁碎屑位于海岸上,是因海啸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搬运到海岸。
热带西太平洋是台风的多发区,所以易引发风暴潮,风暴潮冲毁海岸设施和房屋,将海底珊瑚礁碎屑搬运到海岸(地势高处)沉积下来。
考点:海洋灾害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南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表回答问题。
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
沟谷编号 | 集水面积(km2) | 平均坡度(°) | 流域落差(m) | 植被覆盖率(%) |
① | 5.3 | 24.3 | 537.2 | 15.7 |
② | 2.7 | 30.1 | 670.3 | 19.6 |
③ | 20.0 | 40.8 | 1 353.7 | 13.2 |
④ | 4.5 | 26.1 | 384.7 | 20.5 |
1.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布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
A.气温高低 B.降水量大小 C.光照强度 D.风力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下图所示的某山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及成因中,①~⑥依次是( )
A.①地震 ②地壳活跃 ③多暴雨 ④滑坡 ⑤植被破坏 ⑥岩石破碎
B.①地壳活跃 ②岩石破碎 ③地震 ④多暴雨 ⑤植被破坏 ⑥滑坡
C.①地壳活跃 ②多暴雨 ③地震 ④岩石破碎 ⑤滑坡 ⑥植被破坏
D.①地震 ②地壳活跃 ③多暴雨 ④滑坡 ⑤岩石破碎 ⑥植被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北长阳县一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小题。
地区 | 径流系数 | 地区 | 径流系数 |
南岭地区 | >60% | 天山地区 | 20%—60% |
华北地区 | <30% | 江淮地区 | 30%—40% |
三江源 | <40% | 成都平原 | <40% |
浙江丘陵 | >60% | 藏北高原 | <30% |
云贵高原 | >40% | 西北地区(除天山地区) | <5% |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 )
A.华北地区和浙江丘陵径流系数差距较大,是因为华北地区蒸发量小
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
C.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
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大于平原地区
2.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岭地区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增大
B.径流系数增大,说明南岭地区降水量增大
C.南岭地区径流系数增大,河流补给变得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减少
D.南岭地区径流系数增大,说明雨水流失量越来越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北长阳县一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地农业调整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读图A,属于该地所在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B.商品率高
C.科技水平高D.单产高,商品率低
2.读图B,①②③④处布局大棚蔬菜、有机茶、花卉、饲料作物,下列安排合理的是( )
A. ①大棚蔬菜 ②有机茶 ③饲料作物④花卉
B. ①有机茶 ②花卉 ③大棚蔬菜 ④饲料作物
C. ①饲料作物 ②大棚蔬菜 ③有机茶 ④花卉
D. ①花卉 ②饲料作物 ③有机茶 ④大棚蔬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起点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假如北京为北极点,下图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地球投影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极点变化后,甲乙丙三地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地的自转线速度都变大
B.三地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方向都发生变化
C.三地中,乙地年平均气温变化最大
D.三地中,年昼夜变化幅度最大的是甲地
2.当极点变化后,丙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变为(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起点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我国西部某区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河流流经地地质构造的名称和走向为( )
A.裂谷、东西走向 B.断层、东北-西南走向
C.背斜 、西北-东南走向 D.向斜、东北-西南走向
2.计划从图中的M到N修建一条公路,假设所经河流的水文和地质状况都相同。四个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甲 B.丙 C.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杭州地区六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9分)读上图,我国“某岛降水量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海域是 海峡 , 乙山是 。(2分)
(2)海南岛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区,丙处为著名的 盐场。简述该地晒盐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3)简述该岛的地形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