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青岛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10分)【地理—旅游地理】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上
海世博会游园人数超过7300万,创历届世博
会之最。
材料二 上海周边地区旅游景点分布图
(1)上海世博会期间,江苏游客占世博
园游客总数的20%,试简要分析江苏省游客
多的原因。(4分)
(2)结合图文材料,简述上海发展旅游的优势条件。(6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大洋一号”第22航次自2010年12月8日从广州启航,历时369天,经历了9个航段,航程64162海里,于2011年11月1日上午9:30返回青岛,完成我国最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该图为此次科考的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大洋一号”航行期间
A.途经南海时,逆风逆水 |
B.在开普敦(1月18日靠岸)停留期间,船员面朝西南方向欣赏日落美景一 |
C.在巴西萨尔瓦多港(5月19日靠岸)停留期间,昼越来越长 |
D.北太平洋航段内,表层海水的温度越来越高 |
A.大陆架 | B.大陆坡 | C.海岭 | D.深海平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大洋一号”第22航次自2010年12月8日从广州启航,历时369天,经历了9个航段,航程64162海里,于2011年11月1一日上午9:30返回青岛,完成我国最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该图为此次科考的路线示意。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大洋一号”航行期间
A.途经南海时,逆风逆水 |
B.在开普敦(1月18日靠岸)停留期间,船员面朝西南方向欣赏日落美景一 |
C.在巴西萨尔瓦多港(5月19日靠岸)停留期间,昼越来越长 |
D.北太平洋航段内,表层海水的温度越来越高 |
A.大陆架 | B.大陆坡 | C.海岭 | D.深海平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我国“大洋一号” 科学考察船自2010年12月8日于广州起航,2011年12月11日圆满完成第22次环球科考任务凯旋青岛。作为一次高度综合性的大洋科学调查,“大洋一号”发现16个海底热液区,获历史性突破。据此及图18回答问题。(10分)
(1) 海底热液矿床主要位于大洋中脊的中央裂谷带。“大洋一号”发现海底热液区的海域最可能是
A.② | B.③ | C.④ | D.⑥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高三调研考试地理(单科)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自2010年12月8日于广州起航,2011年12月11日圆满完成第22次环球科考任务回到青岛。作为一次高度综合性的大洋科学调查,“大洋一号”发现16个海底热液区。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第22次环球科考航线示意图
(1)海底热液矿床主要位于大洋中脊的中央裂谷带。“大洋一号”发现海底热液区的海域最可能是 。(2分)
A.② B.③ C.④ D.⑥
(2)甲处有著名的 运河,连接 洋和 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3分)
(3)④海域石油污染严重,其主要污染源是 。该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3分)
(4)2011年2月3日是我国的春节,“大洋一号” 科考船活动在③(10°W,20°S)附近。此时,考察海域海水温度可能达到一年中的最 (高或低)值,试分析其原因。(3分)
(5)“大洋一号” 第22次环球科学考察航行的总体方向是向 (东或西)方向航行。请从自然因素分析选择这个航向的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广东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洋一号”第22航次自2010年12月8日从广州启航往西航行,于2011年11月1日返回青岛,完成我国最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图为此次科考的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小题。
1.“大洋一号”航行期间
A.启航时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正在向北迁徙
B.1月在开普敦靠岸停留期间,当地气候炎热干燥
C.途经南海时,吹东南风
D.科考路线依次经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2.本次科考发现了16个海底热液区,黑色热液能直立向上形成约3至4层楼高的“黑烟囱”。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热液区最可能位于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岭 D.深海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