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
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国中资源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
A. 法国 B. 日本 C. 澳大利亚 D. 美国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北京卷正式版) 题型:综合题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8日式国际博物馆日。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艺术精湛,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1)阐述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主要旅游价值,列举故宫博物院在对公众开放游览方面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陕西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平行班) 题型:选择题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 据此完成下题。
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陕西省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平行班)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地中资源储量最小,而需求量最大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四地间该资源最有可能产生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河南省豫南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亚洲某地(45°E、20°N)所在的国家有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2.该地在世界文化圈中属于
A. 伊斯兰文化圈 B. 南亚文化圈 C. 东南亚文化圈 D. 非洲文化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河南省豫南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河南省豫南九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读“某城市城区地价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高级住宅最有可能分布的区域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该城市的主导风向可能是
A. 偏东风 B. 偏西风 C. 偏南风 D. 偏北风
3.与其他区域相比,近年来④地价涨幅较大的原因不包括
A. 原有基础设施完善 B. 环境优美
C. 逆城市化发展 D. 高科技产业的集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湖北省等四校2017届高三训练(六)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黄海和渤海,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大型虾类。在“渤海沿海至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随着人工繁育虾苗放流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右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
(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
(2)阐述黄河三角洲沿海对虾秋季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原因。
(3)推测虾苗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4)针对渤海对虾资源减少的现状,请你说出促进渤海对虾发展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河南省林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普通班)5月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的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读雄安新区及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天津市相比,秦皇岛市 ( )
A. 城市等级高 B. 服务水平高
C. 服务范围广 D. 服务种类少
2.为促进京津冀城市协同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促进人口向京津集中 B. 将传统产业全部转移至其他地区
C. 加强城市职能分工与协作 D. 健全各城市产业结构,开展同行竞争
3.下列不属于雄安新区建设意义的是( )
A.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B. 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等问题
C. 促进河北经济社会发展 D. 减缓京津冀地区城市化进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