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至今仍有留存。在我国的关中平原,人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方形的深坑,然后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棵高大的树,树冠冒出地面。读关中平原“地坑院”景观图,完成下下列题。
【1】人们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棵大树,其主要作用是
A.遮挡风沙B.挡雨C.防外人跌入D.美化建筑
【2】建造“地坑院”民居的自然条件是
A.土质黏重,不易挖掘B.土壤直立性好,不易坍塌
C.地下水浅,易挖出水D.夏季降水多,地坑易蓄水
【3】图示“地坑院”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为
A.京剧B.沪剧C.闽剧D.秦腔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北京某年12月28日和29日PM2.5浓度走势。28日晚至29日中午北京出现一次大范围降水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两日的PM2.5 浓度 ( )
A. 最高值出现在29日18--20时 B. 最低值与午后强对流天气明显对应
C. 变化原因是暖锋过境致污染物沉降 D. 峰值与上下班高峰时段有相关性
【2】雾霾是北京“城市病”的表现之一。关于北京雾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冬季多风,华北南部地区的重工业排放物是主要污染源
B. 秋季受副高控制,工业生产及尾气排放污染物难以扩散
C. 发展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是防治雾霾的主要途径
D. 加强空气污染监测,及时预报,可有效防止雾霾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日本境内多山,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4,沿海有狭窄的平原分布。读“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M、N两地纬度相同,海拔相近。与M地相比,N地
A. 冬季气温较高 B. 冬季降水量较多
C. 年均气温较高 D. 年降水量较多
【2】日本的河流众多,其大部分河流
A. 水量丰富,利于航运 B. 含沙量大,水质较差
C. 水能丰富,利于发电 D. 封冻期长,凌汛多发
【3】日本是自然资源较贫乏的国家。下列工业原料中,日本的自给度较高的是
A. 石油 B. 铁矿 C. 棉花 D. 木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加盖了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木质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为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图及廊桥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当地采伐与晾干木材的季节分别是
A. 夏季、春季 B. 冬季、春季 C. 夏季、秋季 D. 冬季、秋季
【2】与甲处相比,在乙处重建廊桥并能够保留至今最可能的原因是
A. 流域内植被增多,洪涝灾害减弱 B. 地处山脊地带,地势较平缓开阔
C. 河道平直且较宽阔,河流流速不快 D. 所选木材质地坚硬,耐侵蚀冲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同地区的农业部门组合不同。下图是世界某三个地区的农业部门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最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城郊乳畜业
【2】丙地区最可能存在的生态问题是
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
C.土地退化D.围湖造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城市功能区A表示_______区,其区位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甲地适宜布局_______指向型工业。
(3)请从环境角度说明该城市在乙地布局重化工业区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小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均20千米/时。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
【2】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3】该区域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河流一水文站测得的某次雨后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降雨停止多少小时以后,测站附近才开始出现洪水( )
A.4B.8C.7D.9
【2】如果洪峰滞延期变长,可能的原因有( )
A.测站下游植被覆盖率提高B.测站上游建了水库
C.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D.测站上游大规模农业开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塑造河口拦门沙的动力因素很复杂,但主要受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下图示意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
(1)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径流与海流作用力大小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判断拦门沙由甲时期演变到乙时期的可能原因。
(3)说明河口拦门沙会对河口两岸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