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A、B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图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B图中白昼长短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2)A图表示的节气是________,B图表示的节气是________。

(3)如果把A、B两图的节气对换,请把中午太阳高度、白昼长短绘在图A、B中。

答案:略
解析:

1)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越往北白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

2)春分或秋分,冬至

3)绘图略

由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判断A图表示日期为321日或923日;由白昼的长度从南极圈向北极圈减小,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白昼时间为0,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白昼时间为24小时,判断B图所示日期为1222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陕西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题。

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①地理位置优势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

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

[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Ⅰ)(Ⅱ)两图,完成下题。

(Ⅰ)图中,②陆地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远近不同      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差异          D.大气环流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题


1.有关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1. A.
    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2. B.
    A、B两城市所在的自然带类型相同
  3. C.
    铁路线均位于西部
  4. D.
    B、C两城市间的距离超过100千米

2.已知D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其形成原因
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
②盛行东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③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容易形成地形雨
④沿岸有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1. A.
    ①②
  2. B.
    ①②③
  3. C.
    ①④
  4.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两地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以及流经两地区主要河流流域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乙两图所示地区的地形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简要说出判断依据。

 

2.A、B两图中,甲地区主要河流流域经地区的气候类型与             图相吻合,描述甲图所示地区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原因。

 

3.乙图所示地区的东、西两侧,有两个面积较大的地形区,比较完成下表

 

地形区名称

农业生产类型

农业生产区位条件

 

乙图东侧

 

 

 

 

 

 

 

乙图西侧

 

 

 

 

 

 

4.在甲图中,若此时昏线恰好通过0°纬线和东经20°的交点,并与东经20°经线斜交成23°26′的交角,且图中a地昼长于夜: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应在             纬线;此时乙图中的河流进入           (枯水期或丰水期);此时我国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55′N,11°56′E)、中山站(69°22′S,76°22′E)、

长城站(62°13′S,58°58′W)的昼夜状况分别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陕西省期中题 题型:单选题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题。
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
①地理位置优势               ②煤炭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水力资源丰富
⑤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 ⑥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④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