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8.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描述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
(3)图中R区域的两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现象,请予以说明.

分析 (1)甲乙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分别分布在大陆东西两岸,受大气环流的不同,降水量差别大.
(2)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有东南向西北倾斜.根据轮廓图可以得出结论.
(3)地势和气候对于河流和湖泊的水位和面积影响大,随时改变着沼泽的形状.

解答 解:(1)读图可知,甲乙分别位于非洲大陆东西两岸,根据所在的位置,可以确定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甲地气温高于乙地.主要原因是甲沿岸有厄加勒斯暖流经过,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此时吹东南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甲位于地处迎风坡,降水多;甲地海拔比乙地低,气温高.乙地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为该地位于大陆的西岸,东南风为离岸风,水汽少;海拔比甲地高,气温低.
(2)根据世界地理的相关内容可知,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东南向西北倾斜,所以该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势起伏和缓;根据海陆轮廓图可知,该地的海岸线较平直.
(3)读图可知,R区域的两片沼泽之间地势较高,会影响沼泽的离合;沼泽的补给水源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在湿季时,降水多,水源补给量大,使沼泽水位上涨而聚合;在干季时,降水少,水源补给量小且蒸发量大,导致沼泽水位下降而分离.
故答案为:
(1)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甲地气温高于乙地.甲沿岸有暖流经过;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地处迎风坡,且海拔比乙地低.(或乙地沿岸有寒流经过;为离岸风;且海拔比甲地高.)
(2)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和缓;海岸线较平直.
(3)两片沼泽之间地势较高,两片沼泽之间地势较高;沼泽的补给水源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时,水源补给量大,使沼泽水位上涨而聚合;干季时,水源补给量小且蒸发量大,导致沼泽水位下降而分离.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认真读图的解答本题的关键.平时多看书,多记忆,尤其是区域地理更是如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图中甲地和乙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的进退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的先后不同D.水利建设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23°26′N,120°E)B.(0°,21°W)C.(23°26′S,21°W)D.(0°,120°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
A.引起海平面下降B.腐蚀建筑物
C.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D.皮肤癌患者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的是(  )
A.海拔升高B.太阳辐射强C.气温低D.空气稀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图中所示地域地理环境由①到③的演化过程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稳定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地理环境的无序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与拉尼娜现象相反的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就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的海水异常升温现象,主要表现为南太平洋东岸的洪涝和西岸的干旱.对于厄尔尼诺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南方地区异常寒冷           ②澳大利亚东部的地区异常干旱
③秘鲁沿岸洪水泛滥               ④罗马夏季干旱,冬季多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影响手套加工企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市场B.劳动力C.原料D.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为了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科研人员对新能源路灯进行了技术改造,使太阳能蓄电池 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可以转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从春分到秋分,太阳能蓄电池板与地面的倾角不断变小
B.从夏至到冬至,太阳能蓄电池板与地面的倾角不断变小
C.夏至日附近,太阳能蓄电池板一天内水平旋转的角度较小
D.冬至日附近,太阳能蓄电池板一天内水平旋转的角度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