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节气).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是23.5°N,120°W.
(3)C点昼长16小时,日出4点.
(4)D点的地方时是6点.

分析 (1)北极圈及以北出现极昼,可知该天是北半球的夏至.
(2)北半球的夏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北回归线,从图中可以看出180°是8点,根据时间计算可知直射点经度是120°W.
(3)由图,C点夜弧占了两个格,一个格2小时,一共四小时,所以其昼长为16小时;日出为4点.
(4)晨线和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是6点.

解答 解:(1)由图可以看出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可知该天是北半球的夏至.
(2)北半球的夏至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北回归线,从图中可以晨线是150°E,根据时间计算可知直射点经度是120°W.
(3)由图,C点夜弧占了两个格,一个格2小时,一共四小时,所以其昼长为16小时;日出时间的计算公式是12减去半个昼长.
(4)由图可以看出D点位于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是6点.
故答案为:(1)夏至.
(2)23.5°N,120°W.
(3)16,4.
(4)6点.

点评 该题考察了地球自转的意义,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所给的图表,从中提取解题信息,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两地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  )
A.台风活动频繁B.锋面活动频繁C.气温变化大D.季风的不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特征)是(  )
A.广泛种植水稻B.冬季河流结冰C.雨热同期D.水运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北京时间2014年10月24日02时0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从跟踪定位的角度来看,选择在夜间发射探月试验飞行器的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小行星与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最大的区别是 (  )
A.公转方向不同B.质量和体积不同C.公转周期不同D.组成物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运用GIS技术可以(  )
A.测量上海耕地面积B.精确获知自己所在的位置
C.为商业网点选址D.对粮食产量进行估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
A.广泛种植水稻B.雨热同期C.冬季河流结冰D.水运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