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阶段I,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 |
B. | 阶段I,北印度洋海水流向为自东向西 | |
C. | 阶段III,悉尼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 |
D. | 阶段III,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进入汛期 |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H=90°-|纬差|(纬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
解答 解:根据提干信息“已知该地水平移动的物体向左偏转”可知该半球为南半球.II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因此是6月份,故I、III分别是5月份和7月份,在阶段I,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在夏至日达最大值,北京(120°E,40°N)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不断增大,A错;
此时南亚地区吹西南风,北印度洋海水流向为自西向东,B错;
阶段III,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C对;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阶段Ⅰ就已经进入汛期,D错.
故选:C.
点评 本题的关键根据题干的信息判断出该地为南半球,再根据H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可以判断出为夏至日,即可得出答案.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交通通达度提高 | B. | 工业用地比例减小 | ||
C. | 中心城区规模缩小 | D. | 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交通运输的改善是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 |
B. | 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 |
C. | 丰富的水能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 |
D. | 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不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地区 | 土壤水分 | 土壤空气 | 土壤有机质 | 大气悬浮质 | 大气水分 |
M | 23.5% | 16.7% | 3.2% | 3.4% | 34.5% |
N | 6.3% | 25.5% | 0.7% | 14.6% | 18.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