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图“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种农业主要分布在

A.黄河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太湖平原

2.该地区农业类型是

A.种植园农业 B.地中海式农业 C.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沧州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地气温与降水量逐月分配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虚线表示气温;实线表示降水。

1.导致该地7、8月份降水多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从海洋上来,带来丰沛水汽

B.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上升气流

C.冬季西北风从海洋上来,带来水汽

D.东南信风从海洋上来,降水多

2.该气候区与对应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B.中国——水稻种植业

C.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

D.意大利——乳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高二下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各河段的“病症”、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搭配正确的是: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2.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地处我国地势的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高二下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数字代表城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最可能表示世界:

A.人口密集带 B.主要森林带 C.石油主产区 D.主要工业区

2.下列四种关于图中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只有两个位于东半球 ②多位于中纬度地区

③④城市的地方时最早 ④⑤城市在①城市的西南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期末地理(文)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雨季时,影响两地降水的分别是

A.西南季风、西南季风 B.西南季风、赤道低压

C.赤道低压、赤道低压 D.赤道低压、西南季风

2.甲、乙两地均位于大陆东岸且纬度相近,则乙地年均温小于甲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云层 B.地形、地势 C.洋流 D.人类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期末地理(文)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B.人口的大量迁移必然使迁入区的综合环境有较大的改善

C.交通和通信的发展,使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小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会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并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期末地理(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有( )

A.单产低 B.商品率低

C.水利工程量少 D.投入的劳动力少

2.下列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图示资料丙地相符的是( )

A.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B.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

C.我国的东北平原 D.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长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入学摸底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 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00年—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A.2500米以上地带 B.1900—2500米地带

C.1300—1900米地带 D.1300米以下地带

2. 2000年—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