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中的材料.回答(1)~(2)题。
[ ]
(2)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中M地区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地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N地区也开始推行这种耕作法。
材料二:农业部于2003年11月6日发文要求:在我国75%以上的农村地区要逐步推广中国农科院、内蒙古农科院的农业耕作研究成果“保护性耕作法”。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措施,并在农作物收割时,用秸秆粉碎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回田(地),或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里过冬。
材料三:下表中的数据是图中M地区已推行“保护性耕作法”,而N地区没实行时的土壤、大气在春、冬季时平均情况统计资料。
地区 | 土壤水分 | 土壤空气 | 土壤有机质 | 大气悬浮质 | 大气水分 |
M | 23.5% | 16.7% | 3.2% | 3.4% | 34.5% |
N | 6.3% | 25.5% | 0.7% | 14.6% | 18.6% |
(1)填出图中两个地形区的名称:M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地区被誉为“____________”。
(2)“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显示,“保护性耕作法”保护了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使大气中____________减少,____________增加。
(4)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实施“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农业生态环境可以有哪些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一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图Ⅰ “我国2010年12月23日12时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根据下表中的上海天气数据,描述23日~24日上海天气变化特点 。
日期 | 阴晴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
23日星期四 | 白天 | 多云 | 最高温13℃ | 西风 | 3~4级 |
夜间 | 多云 | 最低温7℃ | 东北风 | 3~4级 | |
24日星期五 | 白天 | 小雨 | 最高温6℃ | 东北风 | 4~5级 |
夜间 | 雨夹雪 | 最低温1℃ | 北风 | 4~5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北京市日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图12 “我国2010年12月23日12时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和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3分)
(1)根据下表中的上海天气数据,描述23日~24日上海天气变化特点。
日期 | 阴晴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
23日星期四 | 白天 | 多云 | 最高温13℃ | 西风 | 3~4级 |
夜间 | 多云 | 最低温7℃ | 东北风 | 3~4级 | |
24日星期五 | 白天 | 小雨 | 最高温6℃ | 东北风 | 4~5级 |
夜间 | 雨夹雪 | 最低温1℃ | 北风 | 4~5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12 “我国2010年12月23日12时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和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3分)
(1)根据下表中的上海天气数据,描述23日~24日上海天气变化特点。
日期 |
阴晴现象 |
气温 |
风向 |
风力 |
|
23日星期四 |
白天 |
多云 |
最高温13℃ |
西风 |
3~4级 |
夜间 |
多云 |
最低温7℃ |
东北风 |
3~4级 |
|
24日星期五 |
白天 |
小雨 |
最高温6℃ |
东北风 |
4~5级 |
夜间 |
雨夹雪 |
最低温1℃ |
北风 |
4~5级 |
(2)导致上海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为________(填名称),图13中的________(选择填空)图反映了此天气系统。
(3)图12中,北京的主要风向为________,风力比上海_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甲、乙两处的天气系统,指出形成这种海陆气压分布形势的主要原因。
(5)24日某同学计划乘坐飞机到北京,根据天气状况,他应当做好哪些相应的准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