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我国下列地区及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盐渍化B.云贵高原—沙漠化
C.江南丘陵—红漠化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石漠化
C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可持续发展。A项黄土高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错误;B项云贵高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石漠化;错误;D项西北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沙漠化;错误,故选C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 10 分 》 环境保护
材料一 下图为白洋淀水系图。

材料二  白洋淀被称为“北国江南”,流域内农业区位优势明显。上世纪 60 年代后。白洋淀先后历经六次+泪。近 10 年来白洋淀天然入淀水量几乎为 0 .人们经过各种努力,白洋淀再也没有干涸,逐渐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白洋淀干涸带来的环境问题,井提出使白洋淀焕发生机的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下列哪项对这句话的相关理解是错误的
A.热带雨林具有明显的脆弱性
B.热带雨林区的土壤十分贫瘠
C.热带雨林地区因为全年高温多雨,雨林植被一旦遭受破坏,土壤在高温、暴晒和暴雨的淋洗下将很快出现荒漠化
D.这句话只代表部分人片面、偏激的看法,实际上并没有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中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分布图,其中甲、乙两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典型地区。

(1)试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两地水土流失成因的差异。(6分)
(2)水土流失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危害?(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对于雨林的未来,应坚持的观点是(    )
A.一边开发,一边保护
B.首先开发,再作保护
C.保护第一并进行保护性开发
D.不能开发,禁止人类在林区任何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珊瑚礁形成与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依次是:岸礁--堡礁--环礁
B.珊瑚礁形成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地壳的下沉
C.大洋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周围的海域均有珊瑚礁分布
D.堡礁形成伴随着湖泊的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人类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和历程,认为可取的发展模式是(    )
A.先污染后治理
B.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数量
C.边污染边治理
D.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近年来“绿色GDP”(是指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B.“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010年入秋以来,珠江三角洲连续出现咸潮。咸潮发生后,国家防总和水利部会同珠江上游贵州、广西两省区,制订了珠江应急调水方案,以确保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供水安全。2010年1月17日,天生桥水库以每秒560立方米的流量开始放水。2010年1月初,珠江三角洲再次出现特大咸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咸潮危害最容易发生的地区是
A.过度抽取地下水地区B.沿海地势低平地区
C.河流入海口地区D.多台风的地区
小题2:2010年1月20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为题,报道了珠江受严重咸潮威胁。以下描述中,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①南粤大地的干旱 
②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 
③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 
④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 
⑤多用河水作为城市水源 
⑥离岸风的吹拂
A.②③⑤B.②③⑥C.①④⑤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