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F、H同时位于晨线上,则

A.H地昼长将逐渐变短             B.F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0°

C.E地日出时地方时约为6时       D.G地正值夕阳西下

2. 图中

A.E地至F地地势逐渐升高        B.H地日温差小而年温差大

C.G地气候特点是雨热同期        D.G地与H地分属两个大洲

 

【答案】

 

1.C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图所示,F和H在同一经线上(90°E),又同时位于晨线上,说明该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是二分日。H地的昼长可能变短,也可能变长,所以A项错。F地在晨线上,太阳高度为0°,而不是正午太阳高度为0°,B项错。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各地都是地方时6点日出,18点日落,C项正确。G地经度为30°E,地方时为2点(90°E地方时为6时,则30°E地方时为2时),不是日落时刻,D项错误。

2.图中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分别约为:E(60°N,30°E),F(60°N,90°E),G(30°N,30°E),H(30°N,90°E)。E和F都位于平原,所以A项错。H地位于青藏高原,其日温差和年温差都大。G地属于雨热不同期的地中海气候。G地位于非洲,与H地(亚洲)分属两大洲,所以D项正确。

考点: 地球运动。世界区域地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8分)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月份季风图。F的风向为________风。
(2) B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
(3)盛行E季风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江苏省淮阴中学、海门中学、天一中学高三三校联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 震源深度约24公堂。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又导致核泄漏,由地震引发的灾难还在进一步扩大。读 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BC的剖面最接近图中的           (①、②、③)。
(2)A处附近最著名的海洋资源是          ,形成的原因是                    
(3)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造成严重的海水污染,洋流对其所起的作用是,它将随日本暖流、              (洋流)漂向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
(4)简述防范海啸等海洋自然灾害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河北省正定中学2009—2010学年高二第四次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8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为晨线,日期为            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2)若DF为昏线,此时为       (节气),此时北京时间为        
(3)在丙图中绘出当甲图DF为昏线时的光照情况(绘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斜线标出夜半球)。
(4)在已绘好的丙图中,在晨昏线上准确标出夜长为4小时的点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综合练习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将左图中A、B、C、D标在右图适当的位置,并在右图中画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地球运行到右图中________点时,其公转速度较快,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期间,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期间,北半球极昼范围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地球直射B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区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分析20℃等温线西半段的走向及其影响因素。(3分)

(2)Q城市所在国家修建连接P、Q两城市之间的铁路,铁路修建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2分)

(3)该铁路的长度最接近(  )(1分)

A.500千米  B.1000千米  C.2000千米  D.30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