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图回答问题:

  

(1)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图中字母________处,因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字母中代表入海河流携带的营养物质的是________,B的含义是________,C代表________,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字母________处,锰结核分布在字母________处。

答案:
解析:

  (1)D,①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

  (2)A,海水涡流将海底营养盐类带至表层,浮游生物,D,F。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九寨沟景区(图17)和喀斯特高原(图18)都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喀斯特发育区地下水循环通畅。九寨沟以水景最为奇丽,素有“世界水景之王”的美誉,不仅河湖水清澈,而且景色宜人。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17,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九寨沟“河湖水清澈”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

(3)读图18,指出喀斯特高原主要的地质灾害以及频发的季节。

(4)读图18,从自然条件分析甲河沿岸平原种植水稻的可行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沿某岛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岛屿可能是(  )

A.台湾岛B.马达加斯加岛C.加里曼丹岛D.海南岛
【小题2】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背风地带B.海拔较高
C.受沿岸寒流影响D.距海较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图7为“2008年中国十大粮食短缺省的粮食输入量(单位:万吨)”。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广东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形平坦,光照充足
②水热充足,土壤肥沃
③地广人稀,科技水平高
④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小题2】广东成为第一粮食调入大省,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山区面积广,耕地面积少B.自然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
C.产业结构调整,人口迁入多D.制造乙醇汽油,粮食消耗量增加
【小题3】下列缓解广东粮食问题的措施中,正确有
A.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生态农业B.精耕细作,发展密集农业
C.扩大生产规模,发展专业化农业D.加大劳动力的投入,发展商品化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云南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沿某岛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岛屿可能是(  )

A.台湾岛  B.马达加斯加岛 C.加里曼丹岛  D.海南岛

2.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背风地带  B.海拔较高

C.受沿岸寒流影响 D.距海较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7为“2008年中国十大粮食短缺省的粮食输入量(单位:万吨)”。读图回答问题。

                 

1.广东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形平坦,光照充足

②水热充足,土壤肥沃

③地广人稀,科技水平高

④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广东成为第一粮食调入大省,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山区面积广,耕地面积少         B.自然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

  C.产业结构调整,人口迁入多       D.制造乙醇汽油,粮食消耗量增加

3.下列缓解广东粮食问题的措施中,正确有

A.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生态农业       B.精耕细作,发展密集农业  

C.扩大生产规模,发展专业化农业     D.加大劳动力的投入,发展商品化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