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关于其生态建设主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封沙育草,涵养水源,保护野生动物
B.②控制开发强度,改善湿地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C.③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
D.④多修梯田,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末理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太阳光照图,回答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2)这一天,甲、乙两地日出较早的是 。
(3)这一天,长春的白昼时长是 小时,日出的地方时是 时,日落的地方时是 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国兴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是世界上最复杂难治的河流,全球所有河流存在的问题在黄河上都能够寻到踪迹,而黄河的泥沙、悬河、断流以及生态问题均可堪称世界之最。在1992~1999年的28年中,黄河利津水文站有22年发生断流,共计断流86次1091天。1996~2004年,黄河三角洲的陆地面积蚀退68.2平方公里。自1999年黄河水量实施统一调度后,尤其是2002年黄河三门峡、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以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09年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比1997年增加了253平方公里。下图是黄河三角洲附近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1)描述图中所示时间海岸线变化特点,试从地质作用角度简析其原因。
(2)请从人类活动角度分析材料中黄河下游断流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二普通班上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地理原理而设计的实验流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右图中所示地理现象成因与上述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图所示过程对地表形态影响较小 B.②图过境时会造成我国大面积降温
C.③图反映了冬季风成因 D.④图反映了台湾岛东部降水主要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二普通班上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台湾东部海域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台湾岛濒临的海域分别是( )
A.南海、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 B.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南海
C.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D.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东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二普通班上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第30号超强台风“海燕”11月8日袭击菲律宾,给菲律宾部分地区带来灾难性的毁灭,9日靠近我国南海海域。完成下列问题。
1.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埋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系统
2.在对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①GIS技术 ②GPS技术 ③RS技术 ④“数字地球”技术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3.台风中心进入我国南海时,广东大部分地区吹(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满分冲刺(三十一)选修-旅游、自然灾害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9月16日9时40分左右,今年第15号台风“海鸥”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岸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3级(40米/秒),随着“海鸥”的到来,广东南部到海南岛一带的降雨将率先开始增强,随着“海鸥”的西行,广东南部强降雨区域继续向西移动,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海南北部和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250~350毫米)。
为什么台风“海鸥”登陆后,强度会减弱,降水量反而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满分冲刺(三十)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图。读图,回答各题。
1.关于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河流的流向一致
B.地势西高东低,以丘陵为主
C.河流冬季封冻期长,航运不发达
D.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变化小
2.关于该区域所在国家人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畜牧业为主,大牧场放牧业发达
B.制造业发达,核电比例世界最高
C.中小城市发达,人口总数近年逐渐减少
D.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游人流连忘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