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6.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下图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题,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
B.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C.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
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

分析 以图的形式,考查常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灵活调动运用.

解答 解:降水多少主要受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中水汽含量多少等影响.由于水陆热力性质差异,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所以中心区降水少;而中心区不会常年受高压控制;大气上升运动旺盛和水汽含量变大,会使降水增多.
故选:A.

点评 主要考查对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等考点的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里雅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于田县境内,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2.99mm,其中4-9  月的降水量所占比重较大,6月份降水最多,平均为26.35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839.9mm,集中在4-9月.
下面两幅图分别为克里雅河流域示意图和克里雅河径流及气候变化距平图.

材料二:胡杨!是生活在沙漠中的唯一的乔木树种.而今,虽然它已退缩至沙漠河岸地带,但仍然被称为沙漠的生命之魂.它具有防风固沙、创造适宜的绿洲气候、提供肥沃的土壤等功能.
(1)简述克里雅河的径流特征及其成因.
(2)图示克里雅河的径流变化大致可以分为1957-1967年、1968-1972年、1973-1999年、2000-2009年四个阶段,分别说出四个阶段的径流变化特征,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及图示信息判断与径流变化关系密切的因素,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3)试说明应如何保护和恢复胡杨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①中的公转轨道上标注出地球公转方向
(2)地球运行到B点时,正值北半球的秋分(节气);运行到C点时,日期在12月22日前后.
(3)运行到D点时,南半球是秋季,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夜等长
(4)在图②上绘制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的太阳光照图[要求画在图②中,标出:地轴、南北极、子午线;添加:太阳光线、晨昏线、夜半球(用阴影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取得了巨大进歩.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 化进程加快,乡村变为城市,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在经济因素影响下,城市 内部空间结构的分异也逐渐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局部气候也发生了变化.结合材料,完成 下列问题.
(1)沈阳是我国工业化比较早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中也取得了不小成就,但相比经济发展更快的地区,当地经济发展还是慢了些.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 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实施了老城整治,工业外迁等措 施.学者对沈阳市区和郊区在1965-2007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作了研究得出图1,请分析 市区和郊区气温的差异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2)在城市化过程中,部分城市出现了灰霾天气,这是大量的硫、氮氧化物、极细微的干尘 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请结合图2和所学知识分辦城区灰霾日数的变化和成因,(从物质来源和动力的角度分析)并说出这种天气所 带来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水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
A.暖锋B.冷锋C.气旋D.反气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关于图中城市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气温年较差小,冬暖夏凉
B.②受海洋影响大,各月气温都较⑤地高
C.③地气温较差最大
D.④地7月气温高,受暖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读美国本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是大西洋,乙是加拿大国家,丙处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处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边界,地壳活动剧烈.
(2)图中①②两地表示美国的农业带,其中①为玉米带,②为小麦带,①②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3)③城市年降水量多于④城市的原因是③处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长.
(4)冬半年美国农业常遭受的灾害天气是寒潮,其地形方面的主要原因:地形呈南北三大纵列分布,中部为平原地形,利于干冷气流直驱南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国家中,与我国陆地相邻,并且均为内陆国的一组是(  )
A.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B.哈萨克斯坦、印度、缅甸
C.蒙古、阿富汗、老挝D.朝鲜、尼泊尔、老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材料一:如图中图1是某区域地形图,该地区为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素有“粮仓”之称.但该区域表土流失严重,如1928年的“黑风暴”剥离了5~12厘米的表土;加上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农业生产.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与图示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可在图1中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材料二:图2为图1中部分城市的降水统计图.

(1)分析该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主要自然原因,并分析造成“黑风暴”盛行的原因.
(2)指出春季最有可能威胁该地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与新疆比,分析图中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
(4)某同学把该区域河流特征描述为“河网密度大,流量比较稳定,冬季有封冻期.”结合材料信息,说明这些河流特征的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