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列甲、乙两图,甲图B岩石发现有化石,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A、B、C分别表示 ( )

A.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B. 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

C. 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

D. 变质岩、岩浆岩、沉积岩

2. 甲图中与⑥所示的地质作用相同的箭头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3. 乙图中的地貌的形成主要和甲图地质作用相同的箭头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A

2.C

3.B

【解析】

试题分析:

1.B岩石发现有化石,说明B是沉积岩,根据甲图的箭头方向分析,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A是岩浆岩,所以C是变质岩。所以A对。

2.结合前面分析,⑥所示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图中指向变质岩的还有③,地质作用相同,C对。①是冷却凝结作用,A错。② 是外力作用,B错。⑤是外力作用,D错。

3.乙图峡谷形成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属于外力作用。与图甲中的②相同,B对。①是冷却凝结作用,A错。③是变质作用,C错。④是高温熔化,熔融作用,D错。

考点:岩石类型及转化条件,地质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劳动参与率=(工作人数+正在找工作人数)/16岁以上人口数,它可反映潜在劳动者参与工作的意愿。下表为2010年亚洲四国劳动参与率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印度劳动参与人口最少 B.女性劳动参与率一般高于男性

C.劳动参与率与区域产业结构有关 D.劳动参与率与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2.对我国劳动参与率偏高的原因,推断合理的是( )

A.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大 B.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

C.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 D.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扬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撞向地球的天体坠落地面形成陨石。2013年2月15日莫斯科(55°45′N,37°37′E)时间9点,一颗陨石坠落在车里雅宾斯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据考证每年撞向地球的天体质量巨大,但到达地表较少的原因是( )

A.地球的体积质量较小,不能俘获天体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有效避开天体撞击

C.日地距离适中,太阳俘获了天体

D.大量天体穿越地球大气层时燃烧消失

2.陨石坠落时( )

A.巴西利亚(15°S,50°W)夜幕深沉 B.英国伦敦正值日出

C.洛杉矶(35°N,120°W)夕阳西下 D.北京学生开始早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宿迁青华中学高三上一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两山峰的温差为( )

A.1.2 ℃     B.1.2 ℃~2.4 ℃

C.2.4 ℃~4.8 ℃ D.0 ℃~2.4 ℃

2.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

A.101米    B.198米    C.298米   D.601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

A.A地温度高,气压低

B.垂直方向气流:A处上升,B处下沉

C.B地温度低,气压高

D.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

2.若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则此时 ( )

A.为白天,吹海风 B.为白天,吹陆风

C.为夜晚,吹海风 D.为夜晚,吹陆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处的海拔可能为500米或400米

B.乙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C.丙处设火情瞭望台可通视全区域

D.丁处宜建居民区

2.图中①②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

A.400米 B.500米 C.600米 D.700米

3.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广东省韶关市十校高三10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中国沿110'E经线日平均气温连续≥10℃的积温曲线图,图中长江与谓河之间地域积温曲线呈波状起伏的原因是( )

A.地形影响 B.纬度因素

C.海陆分布 D.洋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二5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北京市降水量与日照时数统计图,其中日照时数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状况、海拔高度等因素有关。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北京市2008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 )

A.4、5月降水偏多,有效缓解旱情

B.7月降水少,因受低气压控制

C.9月降水多,有利于春小麦的播种

D.全年降水量少,属于偏旱年份

2.图中5~6月日照时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昼变长夜变短 B.降水量增多

C.沙尘暴次数减少 D.海拔高度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广东省高三阶段测试(一)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