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民以食為天,糧以土為本。”近年來,保護性耕作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是指對耕地實行免耕或淺耕措施,並在糧食收割時,及時將作物秸稈粉碎後歸還農田,或者將莊稼茬子留在田地過冬。下表為某地實驗前後冬春季節有關資料表。據表回答下麵小題。
【1】實驗結果反映了實行保護性耕作法能
①保持土壤水分②增強土壤透氣性 ③增加大氣濕度 ④減少空氣污染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下列哪項不屬於實行保護性耕作法後產生的有利影響
A. 減輕土壤鹽鹼化程度 B. 保持土壤肥力
C. 增強土壤抗風蝕能力 D. 減少洪澇災害發生次數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l)图中阴影部分表示____,计算方法是________。
(2)图中处于人口增长模式传统型阶段的是____;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国家和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
(3)图中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的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阶段____。
(5)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接近____型,即处于图中____阶段向____阶段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____工作而取得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甲市可能是
A. 西宁 B. 延安 C. 上海 D. 广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很长一段时期内,表現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現象。读图完成下列问題。
【1】图中2020年之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 B. 城市的人口死亡率低于农村
C. 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出 D. 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进入农村
【2】为缓解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现象,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农村地区放开生育政策 B. 鼓励城市人口大量迁入农村
C. 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D.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圖為某地理研究小組利用地理資訊技術得出的地理事物分佈圖層,讀圖完成下列單選題。
【1】為了合理佈局商業網點,最需要研究的疊加圖層包括( )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甲、丙
【2】①②兩居民區規模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勢較平坦 B. 河流交匯處 C. 公路運輸較便利 D. 人口較稠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此时西半球处于黑夜的地区的经度范围是 。
(2)此时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是____________。
(3)此图所表示的当天,北京日出的地方时是_____,北极圈上日落的地方时是______。
(4)东港(40°N)这一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 ,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 。
(5)在右图中将左图改画成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画出晨昏线标出经度,并用阴影表示黑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圖為世界某區域等高線圖。回答下麵小題。
【1】甲地主要降雨類型對應下圖中的( )
A. B. C. D.
【2】關於甲、乙、丙、丁四地氣候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地處於東北信風的迎風坡,降水多 B. 乙地位於湖邊,全年降水均勻
C. 丙地地勢平坦,全年高溫多雨 D. 丁地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3】丙、丁兩地氣候最大的不同點表現在( )
A. 雨季時間 B. 年平均氣溫 C. 降雨強度 D. 氣溫年較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单位时间内流域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河水径流量,称作单位面积产水量。它表示流域对径流量的贡献程度。黄河流域面积约为鸭绿江的20倍,而黄河的径流量仅比鸭绿江大3-5倍。鸭绿江是我国北方单位面积产水量最大的河流。
松花江流经吉林市的65千米江段冬季不冻结,人们在此赛龙舟、赏雾凇,河滩上还聚集着野生赤麻鸭,它们来自西伯利亚,越冬地应是江南地区,现在却“选择”了在吉林市不冻江河滩越冬。
山东烟台、威海,有“雪窝”之称,冬天有着不逊于东北的降雪量,2014年12月18-19日,两地迎来大范围降雪,降雪量10.8mm,为暴雪级别,地面积雪深厚。
(1)据图2和所学知识,说明鸭绿江产水量大的原因。
(2)试推测赤麻鸭选择在此河滩上越冬的原因?
(3)据图4分析烟台、威海冬季降雪普遍多余周边地区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