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该图是沿东经87.5°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问题。

对该剖面经过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山南坡为向阳坡,热量条件优于北坡,因而森林分布广
B.乙地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也大
C.甲地南侧由于深居内陆,夏季风不易到达
D.丙山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C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地形起伏判断,甲为天山山脉,其南坡为向阳坡,光照充足,但其针叶林主要分布于北坡,因为北坡为冬季偏北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较丰富,A错误;乙河流位于塔里木盆地,故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冰川融水补给,流量主要受气温影响,故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但年际变化小,B错误;甲地南侧为塔里木盆地,由于地处内陆,故海洋水汽难以到达,C正确;丙山脉为准噶尔盆地北部的阿尔泰山脉,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分布和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基本特征,本题还可结合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等内容设计试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右图表示我国地理“四极”特征变化趋势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下列因素对“四极”形成影响不大的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起伏D.洋流
小题2:影响图中甲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地势高B.气温低
C.降水少D.冻土分布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该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南岭地区
>60%
天山地区
20—60%
华北地区
<30%
江淮地区
30—40%
浙江丘陵
>60%
成都平原
<40%
云贵高原
<40%
西北地区(除天山地区)
<5%
小题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判断   
A.华北地区径流系数较小,是因为该地蒸发量小
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
C.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一般大于平原地区
D.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
小题2: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对其成因及影响的叙述最恰当的是
A.森林植被破坏,不稳定径流增大
B.降水量增大,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
C.径流系数增大,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D.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气候不会产生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完成问题。

小题1:甲河干流的南、北支流比较,南岸支流
A.流程长,较稀疏B.流经地区坡度较大
C.水质清,无结冰D.流经地区多为红壤
小题2:图中虚线不可能是
A.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
B.一月均温0℃等温线
C.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
D.年800mm等降水量线
小题3:下列农作物中,在甲河流域分布较多的是
A.棉花B.甘蔗C.甜菜D.青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对环境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A.西高东低的地势,不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
B.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
C.地形类型多样造成河流少
D.山区面积广,不利于多种生物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铁路部分路段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
小题2:M河谷地是该地区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
A.地形、热量B.光照、水
C.水、地形D.热量、光照
小题3:与上海、天津相比,城市N作为毛纺织工业中心的区位优势是(  )
A.接近市场B.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C.交通运输方便D.接近原料产地
小题4:3月21日,某摄影爱好者在日落前2小时到达P点准备拍摄湖面落日景观,此时北京时间是(  )
A.17︰00 B.18︰00C.17︰20D.18︰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具有相互之间以泼水的方式祝福、庆贺新年的民俗活动的民族及其主要分布区对应正确的是(  )
A.傣族——云南B.傣族——贵州
C.回族——宁夏D.苗族——广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A、B两平原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的原因是
A.冬季严寒,病虫害少
B.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
C.春季积雪和冻土融化,水分条件好
D.地势平坦开阔,地广人稀
小题2: 图示所在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为
A.小商品经营 → 个体私营企业 → 工业化 → 城市化
B.大城市扩散 → 乡镇企业发展 → 工业化 → 城市化
C.资源开发 →大中型企业建立 → 工业化 → 城市化
D.对外开放 →外资企业建立 → 工业化 → 城市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有关中国自然区域内部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因气温较低,故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
B.秦岭—淮河以南的华中区、华南区因夏季雨热同期,故它们均可发展水田农业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部因距海相对较近,降水相对较多,故可发展旱作农业
D.青藏高寒区只有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有农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