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秋台风通常是指9月-11月生成的台风。秋台风的数量虽不如夏季台风数量多,但秋季更易生成超强台风(超强台风指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米/秒,即16级以上),破坏更大。2018年9月16日登陆我国的强台风“山竹”就是典型的秋台风。下左图为1949-2014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统计,下右图为台风“山竹”移动实时路径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受台风“山竹”影响,9月16日12:00至9月16日20:00深圳风向的变化为

A. 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 B. 由东南风转为东北风

C. 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 D. 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

2下列关于秋台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秋季易出现超强台风,是因为夏季向秋季过渡时,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导致海温偏高

②与夏季台风相比,秋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地点更偏北

③秋季台风登陆时若大陆冷空气活跃,会导致风更大雨更强

④与夏季台风相比,秋台风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性较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1 A

2 B

【解析】

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辐合,气旋北部吹东北风,东部吹东南风。海洋气温最高值比陆地晚,出现在8月份,秋季易出现超强台风,是因为夏季向秋季过渡时,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导致海温偏高。

1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北部吹东北风,东部吹东南风。受台风“山竹”影响,9月16日12:00至9月16日20:00深圳位置由台风北部转变为东部,风向的变化为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A对。B、C、D错。

2海洋气温最高值比陆地晚,出现在8月份,秋季易出现超强台风,是因为夏季向秋季过渡时,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导致海温偏高,①对。与夏季台风相比,秋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地点更偏南,②错。秋季台风登陆时若大陆冷空气活跃,会导致风更大雨更强,③对。秋季更易生成超强台风,破坏更大与夏季台风相比,秋台风出现时,秋收作物未收获,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性较大,④错。B对,A、C、D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移动且板块上某处的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岩浆会沿板块的薄弱点上升并可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这种火山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上则形成岛链。右图是形成于某海洋的岛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热点位于图中的( )

A处附近

B处附近

C处附近

D处附近

2】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 )

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

B.先往东南再往正东

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

D.先往正南再往东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大雾天气易造成大面积航班延误。我国南方某机场盛行东北风且风速小于4米/秒时,易出现大雾天气。下图示意该机场某年12月26日20时~31日24时风向与风速的变化,该时段受天气系统影响出现4场长短不一的大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时段中,该机场航班因天气延误持续时间最长的是

A. 26日20时~27日16时 B. 27日20时~28日16时

C. 29日20时~30日16时 D. 30日20时~3 1日16时

2下列时刻中,该机场气温最高的是

A. 31日10时 B. 29日15时 C. 28日14时 D. 26日22时

3导致该机场12月26日20时~31日24时期间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 准静止锋 B. 反气旋 C. 冷锋 D. 低压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8年5月26日,我国宣布在松辽盆地成功实施深度为7018米的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下图为我国松辽盆地形成过程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此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钻探到

A. 地壳 B. 地幔 C. 内核 D. 外核

2松辽盆地形成的各阶段主要地质作用顺序正确的是

A. ①阶段:板块挤压—岩层褶皱—风力侵蚀—流水沉积

B. ②阶段:板块挤压—岩层褶皱—岩层上升—流水沉积

C. ③阶段:板块张裂—岩层下沉—岩层断裂—岩浆喷发

D. ④阶段:板块张裂—岩层下沉—流水沉积—岩浆冷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深圳市某校(22°27'N,114°E)组织高一年级学生开展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的地理实践活动。

完成下列小题。

1同学们每天的测量时间应为北京时间(

A.11:24B.11:36C.12:00D.12:24

22018年6月18日正午,他们发现学校的旗杆出现“立竿无影”的现象。此现象在深圳一年内会出现两次,另一次可能发生在(

A.7月14日前后B.6月26日前后

C.6月14日前后D.7月26日前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智能出行”指依托互联网手段,在线呼叫、预约出租车、专车、快车、巴士、代驾等出行方式。下图为我国智能出行分布图(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图中智能出行500万人次/年分界线最接近的是我国( )

A.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B. 人口地理分界线

C. 800mm等降水量线D. 南方与北方分界线

2R省区人口数量与重庆市相近,但智能出行次数远低于重庆市,主要是因为( )

A. 气候湿热B. 信息闭塞C. 地表崎岖D. 经济落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冬季、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结合图文,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地中,冬季、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 )

A. B. C. D.

2相较于四川,导致该区域日照时数较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高度B. 地形C. 人类活动D. 昼夜长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吉林沙漠(见左下图)年降水量大约在 40~80 mm 之间,蒸发量超过 3000 mm。 沙漠的海拔在 1200~1700 m 之间,主体是沙山和高大的沙丘。沙丘内部较潮湿,沙丘顶部 附近生长有一些根系发达的篙属、沙米等草本植物(见右下图)。沙山之间的洼地分布着 100 多个大小不等的永久性湖泊,冬季不结冰,多为咸水。湖岸边生长的茂密植物是优良的防风 固沙树种,也是沙漠中动物的食物。湖泊周围常为牧场及聚落所在之地。

(1)运用水循环原理说明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泊的形成过程。

(2)分析沙丘顶部可生长植被的原因。

(3)分析该地区众多湖泊对周边居民生活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北半球大气环流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③⑤⑥四处气压带形成的因素中是动力因素的是( )

A.①③B.⑤⑥C.①⑥D.③⑤

2当气压带⑤被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六安正值夏季,盛行东南风

B.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C.南亚正值冬季,盛行西南风

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

3正确反映③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