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其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有
①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考察
②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我们要时刻直面矛盾
③辩证的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也是联系的环节
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佛山市三水区被称为“中国饮料之都”。除青岛啤酒、伊利等国内著名饮料企业抢先布局外,百威、红牛、可口可乐、杨协成等国际饮料巨头也先后落户于此。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众多国际饮料企业选址三水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原料 B. 市场 C. 劳动力 D. 技术
【2】经过连续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影响三水继续引进新项目的主要瓶颈是
A. 经济低迷 B. 土地殆尽 C. 水源水质下降 D. 人工成本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我国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但是很多省份的二孩生育并没有达到预期,部分省份出生率甚至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出生1786万人,比上年多增131万人,而这一年符合二孩政策的夫妇有9000多万对。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能够
A. 缓解目前劳动力不足 B. 带动养老产业 C. 促进人口可持续发展 D. 提高人口素质
【2】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生育意愿的措施有
①增加妇幼健廉、学前及中小学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供给
②完善税收、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来减轻生养子女家庭负担
③提高人们的受教育水平
④保障职业妇女的生育权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联合国明确认定了出生性别比的通常值域在102至107之间,其他值域则被视为异常。2012年中国总人口为13.54亿人(不含港澳台数据),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其中,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我国人口性别比长期失调的原因有
①婚姻的地域范围空前广阔 ②“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③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④环境污染越来越重
A. 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2】目前,解决性别比严重失调最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①提倡计划生育,少生优生 ②改变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方式③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④严禁医疗机构非医学上的胎儿性别鉴定⑤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 ⑥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风尚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④⑥ D. ①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文化。方言的存废曾经引起激烈争议,但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达成共识,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我们一方面要大力推广普通话,另一方面又要科学保护方言。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表明
①矛盾即对立统一,通过创新能够实现矛盾对立双方无条件的转化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对普通话与方言的使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③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矛盾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要促进个性和共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是多维度的,你的每一个优点都是发动机,会推动你向上攀升。而每一个短处都是包袱,会拽着你向下滑落。这两者的合力,决定了你最后的高度。”下列句子与此寓意一致的是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②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③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
④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为海河水系流域和水利图以及海河与珠江水系水文特征对比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表1海河与珠江水系水文特征对比表
长度 (km) | 流域面积 (万km2) | 流域平均年径流量 (亿m3) | |
海河 | 1090 | 26.34 | 228 |
珠江 | 2214 | 45.4 | 3360 |
【1】划分海河流域范围的依据最可能是()
A. 降水量 B. 地形 C. 人口密度 D. 行政区划
【2】海河平均年径流量远小于珠江,主要是因为海河()
A. 气候大陆性较强
B. 河流长度短,流域面积小
C. 蒸发旺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耗水量大
D. 调水工程减少了河流径流量
【3】20世纪中叶以来,流域内出现众多水库,这些水库的作用主要有()
①保障城乡用水②有利于进行有效的防洪调度③实现水能开发,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④减缓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⑤大坝拦截泥沙,防治水土流失⑥提高河道的通航能力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千多年来,指导着人们按季节、气候调节休息和劳作。如“春不种,秋无收”“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这说明我国古代人民
①认识到自然界和农耕实践存在具体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发现节气,但人在节气规律面前是不自由的
③依据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建立节气与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
④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5月19日,我国在南海北部进行的可燃冰(天然气的水合物)试开采获得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按自然资源的属性划分,可燃冰属于( )
A. 水资源 B. 气候资源 C. 矿产资源 D. 土地资源
【2】下列关于我国可燃冰试采成功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缓解能源的紧张状况 B. 保障能源的供应安全
C. 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 D. 解决能源的污染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