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地域差异是
A.东部优于中、西部
B.中部优于东、西部
C.西部优于东部和中部
D.三个经济地带差异不大
A

试题分析:由于历史时期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中西部早,故东部地区的经济基础由于中西部地区。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该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和蒸发量年内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该地区位于我国(    )
A.华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南地区
小题2: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D.一年中春季最干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铁路部分路段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D.保护野生动物
小题2:M河谷地是该地区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
A.地形、热量B.光照、水
C.水、地形D.热量、光照
小题3:与上海、天津相比,城市N作为毛纺织工业中心的区位优势是(  )
A.接近市场B.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C.交通运输方便D.接近原料产地
小题4:3月21日,某摄影爱好者在日落前2小时到达P点准备拍摄湖面落日景观,此时北京时间是(  )
A.17︰00 B.18︰00C.17︰20D.18︰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一位哈尔滨人从家乡出发,经北京、广州到海南岛。一路上他感到气温有很大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
A.北方人和南方人生活习惯不同
B.各地所处的纬度不同
C.各地距海的远近不同
D.各地的海拔高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A、B两平原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的原因是
A.冬季严寒,病虫害少
B.夏季白昼时间长,日照时间长
C.春季积雪和冻土融化,水分条件好
D.地势平坦开阔,地广人稀
小题2: 图示所在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为
A.小商品经营 → 个体私营企业 → 工业化 → 城市化
B.大城市扩散 → 乡镇企业发展 → 工业化 → 城市化
C.资源开发 →大中型企业建立 → 工业化 → 城市化
D.对外开放 →外资企业建立 → 工业化 → 城市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地理试卷 第3页 (共10页)

 
小题1:关于图中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
C.②>③D.②<①
小题2:托克逊比呼和浩特
A.地势高、气温低B.年太阳辐射量小
C.日照时间较短D.气温年较差较大
小题3:酒泉成为航天基地的最有利条件是
A.纬度较高,自转线速度较大
B.海拔高,空气稀薄,能见度好
C.气候干燥,晴天多,天气少变
D.靠近兰新铁路线,交通比较便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南方和北方是针对全国而言
B.北方地区跨越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
C.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分界线
D.南方地区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水资源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京津唐地区是我国北方综合性工业基地,这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云集。该图为“京津唐 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京津唐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主要有            等。(4分)
(2)滨海新区和曹妃甸工业区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对大城市产业结构和环境的积极意
义分别是       。(2分)
(3)新建工业区的工业集聚有利于企业共用    ,相互协作和技术创新,降低   ,集   中处理废弃物等。(2分)
(4)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制约京津唐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请从开源、节流两
个方面提出解决该地工业用水紧张的主要措施。(2分)
开源:        
  节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2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知名大河之一,她自西向东跨三级阶梯,流域内孕育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黄河流域上、中、下游能源分布特点。(3分)
(2)结合所学知识,从位置、资源、交通、市场四个方面分析山西能源资源开发条件。(4分)
(3)黄河流域人口稠密,发展农业至关重要。为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