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某地水循环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活动.
(1)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
 

(2)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的是
 
处,此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如果在该地区进行钻井,有可能在
 
地找到石油、天然气.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
 

(4)在图中②、③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
 
;②是
 

(5)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用字母回答)
 
 

A.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考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地质构造和水循环的知识.
(1)图中的甲和丙是褶皱,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
(2)丙是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甲是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我们研究地质构造对找矿、找水和大型工程建设的指导意义:石油和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地下水往往在向斜盆地中.
(3)研究地质构造对找矿、找水和大型工程建设的指导意义: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其中隧道应优先选择在背斜构造中(因为取石方便,工程成本低).
所以修建隧道在丙处.
(4)如图:图中的水循环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地表径流;②是水汽输送;③是蒸发.

(5)此题考查水循环的意义:促进地理环境(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的整体性,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对全球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势能和动能的转换,由此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形态;水本身也是一种溶剂,随着它的移动也会使得岩石圈的化学物质发生迁移.故选AD.
解答: 解:(1)图中的甲和丙是褶皱,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
(2)丙是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甲是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我们研究地质构造对找矿、找水和大型工程建设的指导意义:石油和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地下水往往在向斜盆地中.
(3)研究地质构造对找矿、找水和大型工程建设的指导意义: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其中隧道应优先选择在背斜构造中(因为取石方便,工程成本低).
所以修建隧道在丙处.
(4)如图:图中的水循环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地表径流;②是水汽输送;③是蒸发.

(5)此题考查水循环的意义:促进地理环境(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的整体性,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对全球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势能和动能的转换,由此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形态;水本身也是一种溶剂,随着它的移动也会使得岩石圈的化学物质发生迁移.故选AD.

故答案为:
(1)地壳产生的水平挤压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2)甲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丙 
(3)丙  
(4)如图:   地表径流      水汽输送
(5)AD
点评:此题考查地质构造和水循环的知识.难度不大,是常规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中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A点的地方时是(  )
A、15点B、21点
C、3点D、9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拨不超过(  )
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400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有关图中暖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增温增湿
B、降温减湿
C、附近陆地形成大面积沙漠
D、从①到②航行的船舶速度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高温、干旱”是去年夏季我国江南地区的主要天气特点,据此结合图回答18-19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天气是在一定的天气系统影响下形成的,并且是时刻变化的.读图,完成43-44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读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完成18~19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下列何种天气系统造成的(  )
A、暖锋过境
B、冷锋过境
C、准静止锋过境
D、热带气旋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