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 )
A.增加了对CO2的吸收 B.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
C.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 D.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广西贵港市高三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曼哈顿悬日”是指在美国纽约曼哈顿(40°N,70°W)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曼哈顿街道为严格的棋盘式布局,在每年的12月5日和1月8日前后,日出时阳光会洒满曼哈顿所有特定走向的街道,呈现出壮观的景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A. 正东—正西 B. 正南—正北
C. 东北—西南 D. 西北—东南
2.每年的某些日期,这些街道在日落时也会出现“悬日”景观。当日落“悬日”景观出现时,图中所示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重庆八中高三上适应性月考(三)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珊瑚礁的形成会受海上深度、温度、盐度、洁净度、海上的运动和盛行风向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图4示意某海域珊瑚礁群岛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图中珊瑚礁形成及特点的表述,合理的是
A.珊瑚礁的走向基本与盛行风向一致 B.风浪可能有利于珊瑚虫的生长繁殖
C.珊瑚礁的形成只受外力作用的影响 D.珊瑚礁主要分布在水深大于200m的海域
2.该珊瑚礁群岛分布的海域最可能是
A.红海 B.墨西哥湾
C.北海 D.孟加拉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上高第二中学高一上月考三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内陆地区地形和气温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a、b两条等温线气温相差约( )。
A.3 ℃ B.6 ℃ C.5 ℃ D.21 ℃
2.x和z纬度相差2°,甲、乙、丙、丁四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上高第二中学高一上月考三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10月31日北京和甲地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日出 | 日落 |
北京 | 06:42 | 17:13 |
甲地 | 07:50 | 18:00 |
1.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2.
A. 植树节 B. 中秋节 C. 端午节 D. 国庆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我国东北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对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距海远近 C.季风风向 D.地形
2.甲地降水较丰富的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高,对流旺盛
B.离海洋近,常受台风影响
C.离海洋较近,且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
D.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山脉中,同为长江、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下列关于甲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坡的降水少于西北坡
B.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为我国赣、闽两省的分界线
D.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内蒙古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左、右图分别是某市城市化过程及该市距市中心地租水平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甲反映了该城市可能( )
A.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B. 出现再城市化现象
C.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 出现大量卫星城
2.若图乙箭头方向表示数值增加,则图中b地最可能位于( )
A. 旧城中心区 B. 远郊地区 C. 新兴工业区 D. 城市环形道路沿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