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两省区1965年至2011年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情况示意图。下列关于辽宁、广东城市化差异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辽宁省早期城市化水平高,是因其起步早,并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
B.辽宁省后期城市化发展缓慢,是因其经济衰退,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减小
C.广东省城市化起步晚,是因其自然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工业化水平落后
D.广东省城市化水平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外资企业的建立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高三联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30分)2014年10月07日21时49分,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纬度23.4°,经度100.5°)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5km。气象监测资料显示;景谷地震后,震区无降水天气出现,多晴朗无云,非常有利于救灾工作的开展;但清晨多雾,对救灾物资及人员的运输不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南省蔗区分布图
材料二:2013年云南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统计图(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 产量 | 比上年增加(%) |
粮食 | 1824 | 4.3 |
油料 | 60.7 | -3.4 |
甘蔗 | 2146.3 | 5.0 |
烤烟 | 103.9 | -6.5 |
蔬菜 | 1625.4 | 10.4 |
花卉 | 80.5 | 12.1 |
园林水果 | 571.5 | 11.9 |
茶叶 | 30.2 | 11.1 |
橡胶 | 42.6 | 9.2 |
核桃 | 50.2 | 21.3 |
咖啡 | 11.7 | 27.0 |
水产品 | 78.16 | 14.9 |
(1)据材料一可知,云南省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 地区,该区甘蔗种植的不利自然条件有
, (6分)
(2)2013年云南省农产品中,经济作物主要以 和 为主。与2012年相比,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6分)
(3)云南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 、 严重,该地地震多发,易引发 次生地质灾害。(6分)
(4)景谷县清晨多雾的原因有 、 、 。(6分)
(5)云南省甘蔗产量和食糖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但蔗糖产业发展还是存在较大问题。假如您是云南省农业厅长,该如何促进本区蔗糖产业的发展。(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海南岛三亚“天涯石”景观图,回答下题。
1.图中巨石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风化作用 B.海蚀作用
C.风蚀作用 D.变质作用
2.三亚是全国大气环境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最重要原因是( )
A.工业污染小 B.森林覆盖率高
C.临海,空气净化快 D.市民环保意识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地区气候形成,与暖流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
A.北美西海岸地中海气候
B.南美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
C.马达加斯加西海岸热带草原气候
D.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热带雨林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6分)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该省喀斯特地貌发育非常典型,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62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该省资源丰富,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贵州省简图。
材料二:贵州省农业用地类型的变化。
(1)贵州省所处的地形区为 ,该省石林等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
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导致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3分)
(2)根据材料二,2010年与1996年相比,农业用地面积减少最多的是 ,
主要原因是 。(4分)
(3)乌江流域资源丰富,除了图中煤炭外还蕴藏着丰富的能源是 ;请分析该能源丰富的原因。(5分)
(4)结合材料,分析乌江流域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丰富,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回答下面各小题。
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
2.在“黑三角”教训之后,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②该模式减小了生产规模,延长了产业链
③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④该模式扩大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中气压中心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4分)
(2)A气压形成时,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4分)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盛行____________________风,D点盛行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此季节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6分)
(4)D地7月盛行___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三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云、桂、琼欲打造我国“冬季菜篮子”基地,其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技术 D.交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梅州大埔县实验中学高三11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8分)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 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4分)
(2)判断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特征 ,
成因是 。(8分)
(3)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8分)
(4)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