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用图中数字填空,只填数字)。

(1)今天(11月12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之间。

(2)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时段是从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

(3)北半球夜长逐日增长的时段是从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

(4)太阳直射点的①②③④⑤五个位置中,昼夜平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

(5)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时候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________点。

(6)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日减小的时段是从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③ ④ 

(2)① ③ 

(3)② ④ 

(4)①③⑤ 

(5)② 

(6)② ④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结合地球公转及其对太阳直射点的影响、对昼夜长短的影响等知识点进行分析作答。

(1)据图可知,①为春分日,时间是每年的3月21日;②是夏至日,时间是每年的6月22日;③是秋分日,时间是每年的9月23日;④是冬至日,时间是每年的12月22日。故今天(11月12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③到④之间。

(2)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是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的时候,北半球的夏半年,据图可知,是从①到③。

(3)北半球夜长逐日增长的时段应该是太阳直射点从北向南移动,从夏至日到冬至日的阶段,是从②到④。

(4)昼夜平分应该是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时,五个点当中,应该是①③⑤。

(5)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时候应该是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时,故应该是位于点。

(6)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日减小的时段应该是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到南回归线之间,故是从④。

1、春分指向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昼长持续增加,至夏至昼最长夜最短。春分北极开始出现极昼,至夏至极昼范围扩大至整个北极圈。

南半球:昼短夜长春分昼夜长短相等,昼长持续缩短,至夏至昼最短夜最长。春分南极极开始出现极夜,至夏至极夜范围扩大至整个南极圈

2、夏至指向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持续缩短,至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北极极昼范围开始缩小,至秋分完全消失。

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持续增加,至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南极极昼范围开始缩小,至秋分完全消失。

3、秋分指向冬至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持续缩短,至冬至昼最短夜最长。秋分北极开始出现极夜,至冬至极夜范围扩大至整个北极圈。

南半球:昼长夜短

昼长持续增加,至冬至昼最长夜最短。秋分南极开始出现极昼,至冬至极昼范围扩大至整个南极圈

4、冬至指向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持续增加,至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北极极夜范围开始缩小,至春分完全消失。

南半球:昼长夜短

昼长持续减小,至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南极极昼范围开始缩小,至秋分完全消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响水稻,出产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具有早熟、饱满、优质、高产等特点。响水大米是世界上唯一在火山熔岩台地上生产稻米的区域。其生长的土地为古代火山爆发时,岩浆流淌凝固而成的大面积玄武岩“石板地”,由于大面积石板地反射热量,使地温、水温分别比一般稻田高出2~3℃左右。腐殖土积于其上,厚度达20~30厘米,其水质为镜泊湖流出的牡丹江上游及地下泉水。远在唐代渤海国时期,渤海镇地区已经出现了先进的水利灌溉和水稻栽培技术。自唐代以来,至宋、元、明、清,响水大米始终是历朝贡米,为皇室所享用。当地农民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采用传统方式种植水稻,并在稻田中养鸭,稻米热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地。

材料二 图示为渤海镇行政区划图及响水稻分布示意图。

(1)分析响水稻早熟、饱满、优质、高产的主要原因。

(2)说明渤海镇农民在稻田中放养鸭子的效益。

(3)分析响水稻米热销俄罗斯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9年3月1日,中国首个火星基地在柴达木盆地红崖地区建成。柴达木盆地的烃源岩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和排出油气。图A为红崖地区景观示意图,图B为红崖地区烃源岩物质刚开始堆积时沉积厚度等值线图(单位:米)。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柴达木盆地红崖地区被认为是中国境内最像火星的地方,与火星类似的自然地理特征有

①流水地貌为主

②昼夜温差较大

③大气主要成分

④沙丘、砾石遍布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2红崖地区烃源岩物质刚开始堆积时,甲—乙沿线的地形部位可能是

A. 山脊B. 山谷

C. 鞍部D. 陡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产业梯度是指一个区域内不同地区产业之间存在一定梯度。产业梯度≥1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明显优势产业,竞争力强;产业梯度≤0.5表明该产业为本区域不具备竞争优势产业,需转移或淘汰。下图为2008年北京和河北部分工业的产业梯度优势比较图。

(1)简述图中部分行业需转出北京的原因。

(2)分析上述转移产业可能给河北地区产生的影响。

(3)“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经营模式已成为京冀合作发展的总体思路,试述这种模式的区位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

A. 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 连绵阴雨天气

C. 强对流降雨天气 D. 沙尘暴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两图是某区域近地面天气系统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冬、夏)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乙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冬、夏)季气压带分布状况,判断理由________

(3)乙图中P表示的气压中心为________,将________切断。

(4)E处的风向为________。E地与F地相比,风速较大的是________

(5)如甲图所示的季节,此时开普敦的气候特征________, 印度半岛此时季风的风向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

A. 高纬度比低纬度多B. 欧洲比亚洲多

C. 西半球比东半球多D. 平原比山区多

2关于图中①—④人口密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人口增长率高,迁入人口比重大

B. ②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表现明显

C. ③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

D. ④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承接区

3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A. 亚洲B. 非洲C. 欧洲D. 大洋洲

4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

A. 中低纬度的大陆内部地区B. 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

C. 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D. 中高纬度的平原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域旅游是全域景观优化、多产业互动、全民参与的新型旅游形态。安徽黄山、浙江杭州西湖是我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材料二 2016-2018年,黄山旅游接待进山游客人次,连续三年同比下降,2018年下降多达9.94%。下图为《2018中国高铁游酒店白皮书》中有关黄山旅游意愿及交通方式的相关数据。

材料三 2018年底杭黄高铁开通运营。杭黄两地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构建了旅游合作机制,将共同打造“名城、名湖、名江、名山、名村”沿杭黄高铁黄金旅游线,串联起了7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黄山、杭州确定我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优势条件分别有

(2)数据显示,未来 交通成为前往黄山旅游的主要方式,除交通因素外,黄山旅游业发展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3)打造“杭黄高铁黄金旅游线”,发挥全域旅游对黄山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左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为左图中①、②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地夏季盛行___季风,该季风形成的原因是_____

(2)②地河流汛期出现在_____季,原因是该季节受南移的______带控制降水多,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移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3)与①地相比,②地夏季气温较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

(4)为适应当地气候,②地植被叶片坚硬而有锯齿,常披茸毛或退化成刺,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