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是新加坡地理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新加坡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其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加坡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新加坡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2)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南端,位于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通道上,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及大洋洲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 
(3)地域狭小,自然资源匮乏,市场狭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无锡市滨湖区高二地理(选修)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069

下图是“新加坡地理位置图”,读图回答下题。

(1)

关于新加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位于连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马六甲海峡的东南端

B.

其发展工业最突出的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

C.

主要支柱产业有:农业、石化、电子、旅游

D.

工业发展方向主要为出口导向型工业

(2)

20世纪90年代后,新加坡和中国合作,在苏州、无锡等地建立中国椥录悠鹿ひ翟扒?V饕??蛭?/P>

[  ]

A.

新加坡资金充裕,但本国经济发展空间和市场狭小

B.

新加坡已失去地理位置的优势,为了寻求更佳区位

C.

新加坡为了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

D.

新加坡自然资源匮乏,苏州、无锡矿产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 (12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东盟各国与我国地理位置邻近,历史交往悠久。

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将是联系东盟和中国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坡—吉隆坡—曼谷的已有铁路为共用段,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铁路有东、中、西三个方案,如表1和下图所示。回答:

表1泛亚铁路待建线路三个方案的比较(单位:千米)

方案

经过主要城市

铁路总长度

需新建铁路

东线

曼谷—金边—胡志明市—河内—昆明

5 520

433

中线

曼谷—万象—昆明

4 180

1245

西线

曼谷—仰光—昆明

4 321

1017

(1)东盟国家首选东线方案,分析其有利因素。(6分)

 (2)新加坡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分析其电子工业布局的有利因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综合读图题

分析和比较不同区域的特征,明确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异,是地理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图是蒙古和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图,根据下列题目,完成区域分析的一般步骤
(1)第一步,搜集区域的相关资料:________________条件(包括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文、植被等),条件(包括人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沿革等)。
         第二步,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
         第三步,区域差异分析、比较(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区域经济分析、区域发展阶段评价)。
         第四步,探索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2)蒙古的农业以________________业为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新加坡工业发展迅速,目前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炼油、造船、钻井平台制造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发展的主要优势是优越的______________位置和便利发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5分)

材料一:南海海域及周边国家示意图。    

材料二: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成立,下辖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1.       永兴岛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5)

2.       简述三沙市地理位置的重要性。(4分)

(3)新加坡的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但是新加坡的淡水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马来西亚试简述原因。(6分)

2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9分)

 (1)图中F、H两地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是?(4分)

(2)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约为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5分)

(3)京津地区急需调水,分析其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5分)

(4)分析华北平原发展工业的条件。(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