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1日晚,第26届东南亚运动会在印度尼西亚南苏门答腊省首府巨港的惹卡巴林体育场隆重开幕。结合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8分)
(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填入下表中。(6分)
地形地势 | |
气候特征 | |
植被类型 | |
(1)
(2)特点:西部沿海分布,(中)东部沿河流分布。主要原因: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形地势 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植被类型 热带雨林
(3)有利条件:地势平坦。不利条件:沿途多沼泽,并需要跨越多条河流。
(4)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5)此时降水相对较少,利于比赛的顺利进行。
解析(1)根据图例及河流的分布,可知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根据纬度位置可知其为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植被为热带雨林。
(2)从图上可以看出,苏门答腊岛的聚落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沿海地带和中部沿河地带,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也比较便利。
(3)从图上可以看出,甲乙之间地势比较平坦,适宜铁路的修建,但沿途经过很多的沼泽,且跨越很多河流,加大了施工的难度和工程量。
(4)印度尼西亚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
(5)主要从气候方面进行分析,此季节赤道低气压南移,该地降水相对较少。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科研所对我国东北某省M区域的湿地环境进行了考察研究。科研人员在针对当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气候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30年来该区域内7月平均降水总体趋势在减少,7月日平均气温在升高,湿地的“冷湿”效应正在逐渐向“暖干”方向转变。图1示意研究区域,图2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
图1 图2
(1)据图简要说明该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原因。(6分)
(2)推测30年前该地气候较周边地区“冷湿”的主要原因。(8分)
(3)针对该区域环境的变化,科研人员将有可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这些建议得到落实当地的生态环境会出现哪些改观?(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地球上中低纬度山丘冰川较为发育的国家,现代冰川遍布西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等省区的极高山地和亚高山地。冰川旅游则是以冰川或冰川遗迹资源作为主要吸引物而开展的旅游活动或项目,冰川作为旅游资源创造的巨大经济效益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
材料二 中国部分地区冰川资源和冰川旅游景点分布图(下图)
(1)简述我国冰川旅游资源开发中不利的自然条件。(4分)
(2)任选一个冰川旅游区,提出冰川旅游资源合理开发的建议。(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垃圾已经向人们敲响了警钟。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垃圾的危害日渐严重,垃圾的处理迫在眉睫。请阐述城市垃圾的危害以及合理的解决措施。(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西亚历来是西方强国激烈争夺的地区。读西亚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试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等方面,说明西亚成为西方强国激烈争夺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中A海域的名称是 ,它由 板块和 板块张裂而形成。
(3)图中甲国近年炼油业迅速发展,其有利的区位条件主要有 (至少写三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为保证城市用水,欲修建水库,请在图中用“‖”画出坝址所在位置。
(2)拟建火电厂、印染厂、面包加工厂、休闲疗养院,请在①~⑤中加以选择:火电厂在________处;印染厂在________处;面包加工厂在________处;休闲疗养院在________处。
(3)在A、B、C、D处适当位置建设综合仓库和商贸大厦;综合仓库宜建在________处;商贸大厦宜建在________处。
解析
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江苏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链是其中一个典型。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仅用低温榨油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有______种;用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至少有________种。(4分)
(2)按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出的服装产品,在欧美市场上非常畅销,原因是什么?(3分)
(3)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与普通的生产方式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有哪些?(7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写出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环节。根据图中②、③两处的地貌类型,说出其成因并据此简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3分)
(2)由于人口增长,图中①、④两处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回答),并说出这种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所体现出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6分)
煤矿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法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
(3)若图中甲、乙两处为地下采煤矿区,请写出易发生透水事故的地区,并说明原因。(3分)
(4)若图中丙、丁两地是地震高发区,根据自然灾害的关联性特点,分别写出⑤、⑥两地极易诱发的自然灾害。(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海洋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淡化工程产水用途主要为工业及民用。近年来我国自主海水淡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不断增长。下左图示意我国海水淡化工程的地区分布,下右图为浙江省简图。
(1)描述我国海水淡化工程的地区分布特点?(9分)
(2)浙江降水丰富仍需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工程,试分析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