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我国某节能房屋示意图,该房屋在不同季节的白天与夜晚通过开闭某些隔断或窗户实现室内外冷暖空气的交换,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的是
A. 冬季白天 B. 冬季夜晚 C. 夏季白天 D. 夏季夜晚
【2】关于该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充分利用了热力环流的原理 B. 打开重质墙体的隔断有利于空气的净化
C. 充分利用了温室效应的原理 D. 关闭玻璃盖板和窗户有利于热量的保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1965年B.1980年
C.2015年D.2045年
【2】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A.老龄人口增加
B.人口增加
C.人才外流严重
D.用工成本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中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是______,D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______,A点的地方时为______,E点的太阳高度为______,图中AB是______ (晨、昏)线。
(2)这一天是______月______日前后,北半球为______ (节气)。
(3)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______。
(4)图中C地的昼长为______小时,B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
(5)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请将A、D、B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至小排列______。
(6)此时,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大的范围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11月3日,突发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体阻断了金沙江。下图示意金沙江某段河流及附近等高线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体滑坡之前,河流流向为
A.①处流向②处,西南流向东北B.①处流向②处,西北流向东南
C.②处流向①处,西南流向东北D.②处流向①处,东南流向西北
【2】若堰塞体上游河流流量稳定,在堰塞体自然崩溃之前,则①处水位变化为
A.B.
C.D.
【3】山体滑坡发生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滑坡处的相应等高线
A.没有变化B.向高海拔处凸出
C.向低海拔处凸出D.趋于平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某半球洋流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洋流及流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 )
A.各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
B.大洋西岸的洋流流向均为自南向北
C.大陆东岸的洋流均属寒流
D.大洋环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
【2】有关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a洋流附近有世界著名大渔场
B.b洋流可以将污染物扩散到巴西沿海
C.c洋流水温较高,易形成海雾影响航行安全
D.d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清明节期间高中生张小明前往我国家某森林公园进行研学旅行。在公园里,他发现有一些树上深绿树叶中有些树叶开始枯黄脱落,而有一些光秃秃树上开始长出嫩绿叶,他查阅资料绘制了公园里两种树的树叶凋落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树种最有可能属于
A.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C.热带季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2】张小明根据甲乙树的树叶生长及脱落特征推断自然界有些树的树叶夏季停止生长,当秋雨开始时立即生长。该树种最有可能位于
A.10°~25°大陆东岸B.30°~40°大陆东岸
C.30°~40°大陆西岸D.40°~60°大陆东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近五年产业发展矩形方阵分析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城市在产业发展中( )
A.石油、石化产业增长潜力较大B.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发展空间较小
C.纺织业可优先培育为主导产业D.目前缺少增长快、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大的优势主导产业
【2】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城市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 ②加大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③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④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R河是长江水系含沙量最大的支流。N市所在区域是我国的红薯主产区之一,红薯是地下块根作物,喜光喜温,怕旱怕涝,种植时需要起垄栽培。左图示意R河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右图示意N市所在区域红薯的起垄种植。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说明R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2)分析N市所在区域种植红薯采用起垄栽培的原因。
(3)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N市所在的盆地白天山腰多云雾、夜间多雨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R1河的名称是_______,R2河的名称是_______,L湖的名称是_______。
(2)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__和__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
(3)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
(4)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
(5)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_______、_______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